• 27阅读
  • 0回复

北美古城的冬季狂欢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4
第7版()
专栏:加拿大通讯

北美古城的冬季狂欢节
本报记者 许德迁 马海亮
2月,冰天雪地的魁北克山城披上了节日盛装。街头巷尾飘扬着五彩旌旗,高楼大厦悬挂着戴红帽、笑呵呵的巨型“乐哥儿”头像,作为节日的标志。夜幕降临,山城上下灯火辉煌。人们穿着色彩鲜艳的防寒衣裤,头戴厚实的毛线帽,腰挂酒皮囊,手提长号,涌上街头,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载歌载舞。这是加拿大魁北克城冬季狂欢节的欢腾场面。
魁北克是一座有着悠久法兰西文化传统的北美古城。冬季狂欢节在这里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漫长的严冬,使人们生活枯燥无味,于是在圣诞节到复活节之间,又选择每年的2月初,举行10天左右的狂欢节。魁北克城的华裔居民则按照自己的习惯,把狂欢节称作“嘉年华会”。
节日的传统节目丰富多采。除了群众性的纵情歌舞和饮酒取乐外,还有各大公司组织的彩车游行、滑冰、滑雪、冰上赛狗、冰上行舟等体育活动,以及冰雪雕、石雕、绘画等艺术表演和比赛等。
冰雪雕塑在狂欢节的活动中占居重要地位。今年,来自11个国家的冰雪雕塑家们汇聚一堂,各显其能。这项比赛要求各队在5.4×3×3.6米的规定雪方上,用3天时间雕出自己的作品。有四项评选标准:创新性、技巧性、用雪率和公众评论,其中创新性占50分,公众评论占10分,其它各占20分。在今年的雪雕比赛中,瑞士队以中国老子的阴阳学说构思,雕塑出“生命树”,获得第一名。中国队的雪雕作品“春之歌”,是3位白衣少女起舞迎春。随风荡起的飘带将3位不同舞姿的少女连为一个整体,造型优美,博得许多观众的赞赏和好评,为节日增添了东方艺术的风采。
狂欢节的筹款方式颇有趣味。每年节前,魁北克城划分为7个筹款区,由少女们以高价义卖蜡烛进行筹款。各区选出卖蜡烛最多的少女为狂欢节的“公爵夫人”,全城最后又从7位“公爵夫人”中选出一位狂欢节“王后”。今年义卖蜡烛27.6万余支,筹款额达50万加元,是29年来的最高纪录。
然而,狂欢节并不总是欢乐的。三十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曾经驱走了人们脸上的笑容,狂欢节一度中断,直到1954年,这个传统节日才重新恢复起来。近年来的西方经济衰退又给狂欢节投下了不愉快的阴影。一位当地新闻界的朋友抱怨说,如今的狂欢节更具有商业性质,一切活动都着眼于招揽游客、推销产品。今年前来狂欢节观光的国内外游客约达100万人,比本城居民多出30万人。闹市街头,与欢乐人群并存的是政府职员和教师的罢工游行队伍。人们在狂欢酒醉之余,难免要为今后的日子增加一番思虑。(附图片)
图为在魁北克城狂欢节国际雪雕比赛中,中国队雕塑的“春之歌”。 马海亮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