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用人之道当其壮”——访中国农科院名誉院长金善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5
第3版()
专栏:

“用人之道当其壮”
——访中国农科院名誉院长金善宝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生不老,而在于顺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要为新一代着想,让位给新人。新陈代谢在科技界也毫不例外。”退休在家的87岁著名农学家、育种学家金善宝,听我说明来意后,马上就做了点题式的回答。
接着,老科学家挺了挺瘦削的身躯,摘掉帽子,露出了满头银丝,他深有所感地说:“科技界年龄老化的现象很严重,全国副研究员、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有30%在60岁以上。他们有真才实学,经验丰富,但许多人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老人下不来,新人也上不去,势必给四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主张老专家也要有个正规的行政退休制度。我退休很晚,是不足取的。”
谈到退休,他认为:“退是为了工作,不能一退了之,首先要选好接班人。”金老退休前就向农牧渔业部、中组部多次推荐院领导的新人选。不久,宋任穷亲笔复信告诉他,决定调江苏农科院院长卢良恕接替他,金老十分高兴。很快,他又接到了赵紫阳总理签名的国务院任命书,当了中国农科院的名誉院长。
卢良恕到任后,金老除了向他交待院长工作外,还执意把自己兼任的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研究生院院长职位也让给他。金善宝提出:
“不仅要选拔中青年科技人员当领导,还要给他们以应有的学术地位。特别对那些基层科技人员,不能光看论文、外语水平,应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贡献授予职称。”
“用人之道当其壮,这是古人留下的金箴宝训。”金善宝对科技界存在的论资排辈现象深表不安。他说:“必须革除这个弊端,老专家也不应恋栈贪位。年轻人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们可不能让‘大树底下不长草’啊!现在正当用人之秋,不能叫千里马老死于槽枥之间。”
我请金老谈一下退休后的体会,他若有所思地在纸上写下“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八个字,解释说:“退休后当了名誉院长,免去行政职务,职位虚了,却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他告诉我,去年,他去广西、黑龙江考察,回到北京还向中央领导当面汇报了边远地区的科技工作,建议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金老还打算把进行了20多年的春小麦育种研究搞到底,同时,带出一批春小麦育种的人才来。
本报记者 魏亚南(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