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新老干部交替问题 吉水县选拔培训基层年轻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5
第4版()
专栏:

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新老干部交替问题
吉水县选拔培训基层年轻干部
本报讯 记者杨木寿、高长任报道:江西省吉水县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选拔农村中35岁以下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年轻人,逐步使他们担任队一级的主要骨干,解决农村基层干部新老交替问题。
吉水县委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感到,大队一级的农村基层干部,也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中青年干部偏少的问题。县委书记韩志仲说,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大队支部书记,存在思想僵化,对党的现行政策有抵触等问题。因此,培养、选拔一批有文化的青年人,担任大队一级的主要领导工作,是非常迫切的问题。1982年,他们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县委提出培养700名青年人,充实大队领导班子的任务,由组织部和公社党委按期完成。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求各大队将农村中35岁以下、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人,普遍登记造册、上报公社。然后,要求各大队根据县委提出的条件(年龄35岁以下,有初中文化程度,拥护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大公无私,遵纪守法,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等),提出名单,每个大队提出2至5人,上报公社由县委组织部和公社党委共同审定初选名单。县委组织部和公社根据提出的名单,逐人进行考察。考察中,既听取群众意见,又找本人谈话,并实地考察他们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经过这一系列工作之后,对合格的人选,公社就正式办报批手续,选拔任用。到1982年年底,全县培养选拔的714名对象,已有90%担任了大队领导班子中的实职。全县335个大队,平均每个大队增加了1.8名青年干部。
(二)1982年,县委组织部办了四期预备党员和发展党员对象训练班,每期10天,总计训练了767人,其中发展党员对象有628人。在全县新选拔的青年干部中,有80%进过训练班。
(三)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15日,县里成立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了1,010名生产队的农业技术服务员,作为今后推广农业技术的基层力量。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最近又作出决定:今后选拔农村基层干部,要将是否受到农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及格的,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在已经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青年农民中,也将要选拔一批优秀分子,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