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利薄利厚的辩证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5
第5版()
专栏:

利薄利厚的辩证法
胡逢吉
有一些人经营工商业,总想得厚利。即使商品积压了,也不愿意降一点价,薄利多销。这是对利薄利厚的辩证法还没有想通的缘故。
包含在商品价值中的利润,要在商品销售出去以后才能实现。影响商品销量的因素中,商品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少商品的销售量与其价格是成反方向运动的。商品的利润高从而价格高,往往造成商品的销量少。商品的利润低一点,从而价格低一点,往往造成商品销售量增加。马克思说,如果供求决定市场价格,那么另一方面,市场价格又决定供求,就包含着这样的道理。
薄利和厚利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反相成的。单位商品利润率与企业资金利润率、利润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在生产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商品价格的高低。降低单位商品利润率,扩大销路,可以提高资金利润率,增加利润量;反之,提高单位商品利润率,缩小销量,生产能力不能发挥,必然要降低资金利润率,减少利润量。对于商品销路和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单位商品利润率要低,而对于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经营收入来说,重要的是资金利润率和利润量。这两个方面,表面看起来绝然对立,实际是统一的。统一的条件就是薄利多销。薄利多销,既可以造福于消费者,又可以为国家为企业作更大贡献。
薄利多销,不应当看成是商品发生积压后不得已采取的权宜之计,而应当看成是一条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原则。薄利促使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下功夫,降低生产费用;多销促进生产批量扩大,导致单位商品生产费用降低。薄利多销的结果,利不是薄而是厚。从整个社会来看,若有一个企业降低了生产费用,就会推动别的企业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方法,这样就有可能推动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薄利多销的重要意义更在于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