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以微小惊人 以肖似取胜——浅谈象牙微雕“一粒米”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7
第5版()
专栏:

以微小惊人 以肖似取胜
——浅谈象牙微雕“一粒米”艺术
武玉清
精微牙雕“一粒米”,是一种微观艺术品。在小如米粒的象牙片上刻画各种细微图象,用高倍放大镜进行观赏,堪称牙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我国的牙雕艺术在世界艺坛是久负盛名的,精微牙雕“一粒米”更是难得的民间艺术珍品。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出土的西周甲骨残片上,已有用五倍放大镜才能看得清的卜辞,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微雕作品了。近百年来,微雕艺术有很大发展,名家辈出,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有于晓轩、吴南愚、沈筱庄,人称微雕三杰。据记载,于晓轩曾在一把三分左右的象牙扇骨上刻小字二十几行、数千字,行行工整,字字秀丽。据说牙雕“一粒米”是由他创始的。于的女婿陈景异继承其业并有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微雕展览,被中外人士赞为“鬼斧神工”。
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各地涌现出一批微雕新秀,精微牙雕艺术方兴未艾,后继有人,展现出百花盛开春满园的美好前景。
人们对任何一种事物的大与小都有个一般的概念,若能做到超出一般概念,要么大得惊人,要么小得出奇,都是难能可贵的,贵也就是它的价值了。我在1957年雕刻的一幅微型作品,在一个芝麻粒大的象牙片上精刻了鲁迅、李时珍、萧伯纳、莫扎特、张衡、易卜生、居里、迦梨陀娑、高尔基、普希金等十位世界文化名人肖像,就是力求以微小惊人、以肖似取胜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