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3阅读
  • 0回复

送知识下乡 帮农民致富 十一名农业科教人员方向对贡献大登上光荣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01
第3版()
专栏:

送知识下乡 帮农民致富
十一名农业科教人员方向对贡献大登上光荣榜
蔡 旭
育良种促增产有功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年逾七十的北京农业大学老教授蔡旭,三十多年来坚持到农村种试验田,先后培育出4批20多个良种,目前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为了让小麦增产的各项科学技术措施落实,蔡旭足迹遍及长城内外。
王连纯
指导农民科学致富
北京农业大学王连纯副教授和其他教师,七年来定期到天津市静海县东双塘大队蹲点,从科学养猪入手,使大队的集体和家庭养猪业越养越兴旺,促进了农林牧业的全面发展,近期又指导奶牛和奶山羊的饲养。大队兴建了年产400吨的奶粉加工厂,他们又为大队培养了12名中专以上水平的农民技术员,短期培训了400多名懂得各种专业知识的社员,使东双塘大队1982年的农业总产值比1969年翻了两番多,社员人均收入增加了4倍。去年底,王连纯被天津市任命为静海县兼职副县长,负责指导全县的农业发展工作。
石元春
综合治碱成效卓著
北京农业大学石元春副教授等教师,1973年秋以来,在河北省黑龙港地区重盐碱地曲周县长期蹲点,摸索出以深沟浅井——抽咸换淡为主的“沟渠林田路,井建平肥电”旱涝碱咸综合治理体系。十年来,应用这项成果,改造了23万亩土地。其中一代试区张庄大队、二代试区王庄大队等,改变了多年吃返销粮的状况,1982年的粮食产量比治理前最高年份增加3.4倍,人均收入增加4.5倍。
刘更另
科学施肥增产增收
刘更另同志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所长,六十年代初期,就在湖南祁阳蹲点,先后研究出施用磷肥防治水稻“坐秋”;种植绿肥,以磷增氮,培肥改良土壤;发展双季稻,提高复种指数等三项增产措施,在南方各省推广,1964年仅湖南一省就增产粮食3.6亿斤,获国家科委一等成果奖。七十年代,他又去祁阳蹲点,先后在两个地区8个县进行广泛调查,又研究解决了施用钾肥、提高水稻粒重和防止棉花黄叶枯病的问题。1974年起研究提高晚稻产量,总结出早播、早管、早追肥的“三早”经验。衡阳地区推广这个经验,从1975—1980年,晚稻年年增产,全区晚稻从9.8亿斤增产到21.6亿斤,单产每年增产18.6%,累计增产稻谷49亿多斤。
李炳坦
培育出良种瘦肉猪
李炳坦同志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养猪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61年起他在北京市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蹲点,曾结合我国养猪生产实际进行生猪快速育肥、仔猪原圈育肥、母猪饲养定额等试验,已在该县发挥作用。
近年来李炳坦等同志针对首都市场需要,进行了商品瘦肉猪的科学试验,通过试验已筛选出“长×北”、“大×长北”杂交组合,这两个组合的商品肥猪6月龄体重可达90公斤,日增重668克、料肉比3.04,瘦肉率58.5%,已在京郊推广、应用。
齐兆生
防治棉花虫害贡献大
齐兆生同志,现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研究员。1950年从英国回国,一直从事农药生物测定和棉花虫害化学防治研究工作。他坚持深入农村蹲点二十五年,对我国棉花虫害防治技术的提高作出许多贡献。例如,他在一个公社蹲点二十一年,曾研究推广了内吸剂1059防治棉蚜技术。1957年农业部在新乡、获嘉两县建立20多万亩治虫保产示范区,获得亩产皮棉65斤的好收成。1963年发现棉蚜产生抗药性后,齐兆生同志研究用内吸剂3911处理棉种,结合药治“三树”的措施,同时筛选出治蚜新药剂“保棉丰”,进行大面积示范,使抗性棉蚜防治问题得到适当解决。七十年代以来,又选出内吸剂“久效磷”和高效低毒低残留新药剂“锌硫磷”等防治棉花虫害,示范效果好。
王守纯
改良盐碱地效益显著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盐碱地改良室主任王守纯,1960—1968年期间,在河南新乡蹲点,改良盐碱地,总结了群众伏期冲沟、伏雨淋洗、躲盐巧种等一整套改良盐碱地经验,受到了当地群众欢迎,曾在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面积推广,获得国家科委一等成果奖。
1971年土肥所迁到山东德州,他又在陵县、禹城等地继续进行盐碱地改良研究,采用了农、水等综合措施,改良了洼涝盐碱地,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群众的重视,在山东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获得农业部技术改进奖一等奖。
骆大章
为农民设计微型水泵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水机教研室在室主任骆大章同志的带领下,实行教学、科研和推广三结合,近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他们到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进行调查,成功地设计了微型水泵系列共5种规格,能满足一户或几户农民灌溉农田及生活用水的需要。水泵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在13个省、市20多家工厂进行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
他们还面向县农机厂和社队企业,实行厂校挂钩,为农机生产技术进步做贡献。如江苏金坛喷灌机厂,过去年产值仅为10多万元,将水机教研室最新的科研成果转为该厂的产品后,年产值达600多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近几年,他们同12个省、市近20个厂家挂了钩,使这些工厂产品得到更新,技术得到改造。
沈再春
研制农机利工利农
沈再春同志是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讲师。1978年初,他通过对全国重点畜牧点的调查了解,深切感到发展畜禽饲养业的关键是要解决好饲料加工问题。他决定深入工厂、农村调查研究,研制我国广大农村急需的中、小型饲料加工机组。1979年,他研制成功适合我国国情的饲料加工机组,现已生产260余套,产值近500万元,产品销售26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使用单位,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拥有1,000余名职工的山西大同农牧机械厂接受该项成果后,改变了多年亏损,转亏为盈。该产品于1982年获山西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和机械工业部科研成果二等奖。
王德秀
花甲之年下乡授艺
王德秀,一位年逾花甲的女同志,是农牧渔业部全国植保总站的高级农艺师,三八红旗手。三十多年来,她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搞植保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1980年至今,她深入山东聊城地区蹲点,热情传授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把一个人的力量变为数万人的力量,有效地指导当地群众防治了对棉花生产危害很大的棉蚜。聊城县1979年棉花总产仅14.5万担,1982年增加到近70万担。其中是有王德秀同志一份功劳的。
郝芳洲
推广技术走四方
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工程师郝芳洲同志多年从事科技成果推广工作。近两年来,他努力推广该院研制的镀锌薄壁装配式钢管大棚,已向28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了5,000余台,广泛地应用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为了做好推广工作,他到西藏、内蒙古、上海、湖北等地进行调查,并举办了7期大棚安装技术培训班,培训了520多人,还帮助一些生产厂解决原材料不足等问题。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在他爱人患病休养期间,他仍然出差去西藏。他自己患静脉炎,左腿红肿,但他从来没有因家庭困难和自己的疾病而影响工作。(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