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联合捏合 两种效果 自愿联合:心齐干劲足,经营管理好,社员收入高 干部捏合:人联心不联,出工不出力,社员收入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03
第1版()
专栏:

联合捏合 两种效果
自愿联合:心齐干劲足,经营管理好,社员收入高
干部捏合:人联心不联,出工不出力,社员收入低
1982年春天,河北省赤城县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出现了两个用不同方式组织起来的经济联合体:一个是由富山村大队社员朱贵四户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众称他们搞的是“自由恋爱”;另一个是由西大村队干部捏合而成的,群众说他们是“包办婚姻”。这两个联合体,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取得的效果迥然不同:朱贵四户,去年农牧业总收入达到10,730元,人均538元,超过全大队所有的农户;西大村八户,联合经营的农副业仅收入5,200元,人均150元,和过去在生产队吃“大锅饭”时差不多。年终分配时,三户宣布退出,其他户也准备不再凑合下去了。
这两个联合体有这样不同的结局,首先是他们联合的起点不同。朱贵四户的联合,完全出于专业分工、发展生产的需要。实行大包干后,朱贵4户七个半劳力,承包耕地65亩,下放到户喂养的大牲畜23头,羊34只。为了解决种地、养畜发生的劳力和技术不足的矛盾,合理利用各户现有的生产工具,减少重复投资,4户都有互相合作的要求。他们通过共同商定一些办法后,就联合了起来。而西大村原党支部书记和第二生产队的干部搞联合,则是为了继续维持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开始没人响应,后来经过说服动员,有两户抱着发“集体财”的心理同意参加。其它4户有的是碍于情面勉强加入的,有的是为他们的亲属捧场加入的,最后拼凑了8户,以大队党支部书记为首,捏合成了一个联合组。
联合的目的不同,经营管理的办法也大不一样。朱贵组的联合,实行集资按户入股、收益按股分红,财务民主管理、经营统分结合。各户粮食分打,产量比一般农户高出2.5倍,大牲畜都膘肥体壮。而西大村联合组在劳动管理上,仍沿袭过去生产队评工记分的老办法,出勤的每天记十分,年终算总账。结果是,联合体人联心不联,出工不出力,去年,粮食产量比一般农户低30%左右。因为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库房里许多集体财产丢失,有的被白吃白拿。已宣布退出的那3户社员丧气地说:“俺们有眼不识真佛,回头又吃一年‘大锅饭’。真叫倒霉!”
本报记者 侯志义
本报通讯员 崔广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