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神山”探索记——南迦巴瓦峰科学考察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05
第3版()
专栏:

“神山”探索记
——南迦巴瓦峰科学考察纪
实本报记者 张继民 周长年
打开伟大祖国的地图,顺着雅鲁藏布江朝东,这条雄伟的大江,在西藏东南部突然掉头折向西南,在那里来了个“冂”状的大拐弯。这篇通讯所说的南迦巴瓦峰,就坐落在这“大拐弯”的中间。
神山之歌
与世界最高峰相比,南迦巴瓦峰是个“矮子”——海拔7,700多米。然而,它给人的魅力,却不亚于珠穆朗玛峰。
它地处东西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北向的横断山脉的交接地段,地质现象独特。顶峰,终年冰雪晶莹。山下却是湿热的热带季雨林,中间则是一个从冷到热的过渡区域。在这个自然“阶梯”上,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南迦巴瓦峰还以险著称。远远望去,山脊线犹如锋利的锯齿。短短几公里内,山的高度从海拔二千多米一下子抬升到近八千米!绝壁陡坡比比皆是,冰崩、雪崩、山崩的危险四伏,连善于攀登的当地藏族同胞,也说南迦巴瓦峰是一座“凡人”难以攀登的“神山”。1920年左右和1940年,英国探险家曾两次前去探索,结果连上山的路也没有找到。
然而在今天,“神山”的面纱已经被“凡人”所揭开。“凡人”是谁呢?是中国科学院和有关大学十四个研究单位的28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在中国登山队的鼓励和支持下,于去年8月至10月,首次对南迦巴瓦峰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直到冬季,还有一个五人小分队,留在那里进行越冬生物考察。
绵延数千里的喜马拉雅山脉,犹如天然屏障,阻挡着印度洋北上的温湿空气,使整个山系的南坡四季常青,温暖潮湿,而北坡却常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气候十分干燥寒冷。然而,生物专业的考察人员进入南迦巴瓦峰东北坡考察时,眼前却展现了一派亚热带的自然景观。这里林茂草丰,流水潺潺,生长着棕榈树、芭蕉等喜热怕冷的植物。颜色各异的杜鹃花,一簇簇、一丛丛地开满大地,蜜蜂和彩蝶戏舞其间。这是南北走向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峡谷的杰作。它为南来的暖湿空气开辟了一条通向南迦巴瓦峰北麓的通道。
初战告捷,更激起了队员们的工作热情。考察在向纵深进行着。“蛇,蛇!”一天,大家在南峰东北坡山地的草丛中发现不少蛇,很多考察队员有点紧张,从事两栖爬行动物考察的成都生物研究所的李胜全却欣喜若狂。此后他每天出去考察,都要随手带着铁夹捕蛇。活蛇是很难携带的,李胜全迅速将捕到的很多蛇做成标本。没想到后来一鉴定,这些蛇的标本里,有一条呈橄榄色的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锦蛇。过去认为,这种锦蛇只有尼泊尔和印度等地才有,现在知道它们还生活在南迦巴瓦峰地区。考察队员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南峰锦蛇”。
旱蚂蝗肆虐的地方
考察队员们用冰镐和棍棒拨开丛生的灌木、野草和荆棘,一步步地向山上挺进。一天,地学考察人员来到了一个旱蚂蝗四伏的地方。很多考察队员被叮得血迹斑斑。但是,旱蚂蝗的肆虐并不能阻止考察工作的进行。考察队员们抓着爬满了蚂蝗的树枝往上攀登,去寻找他们所需要寻找的新的地质现象。辛勤的劳动,终于又一次换来了考察的硕果。就在这个蚂蝗世界里,队员们通过对岩石地层的大量的测量和观察,发现了明显的东西向地层构造系统。过去不少人认为: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终头。可是这一发现告诉人们:喜马拉雅山脉延伸到南迦巴瓦峰后,还在继续向东延伸。
地学专业的考察队员,在时值雨季的南坡墨脱地区一连考察了四十多天。一个多月时间,那里天天云雾变幻,雨丝连绵,雨水和汗水湿透了每一个人的衣服。队员们仰望着云遮雾拦的高山峡谷,多么盼望有一个艳阳天啊!
与地学考察队员们相反,在山峰西北坡海拔四千多米高处考察冰川的队员们,却天天沐浴在耀眼的阳光之中。由于考察的需要,他们却在盼望着下雨。因为只有下雨,才有利于观察冰川的动态变化。考察队队员张文敬和张振栓求雨心切,冒着严寒,一连好几天夜宿在冰川上。一天夜里,喜雨终于降临了。豆大的雨点打在帐篷上的嗒嗒声惊醒了他们。两个小张不约而同地一跃而起。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大雨,很可能引起冰川的强烈活动,倘若不迅速转移,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紧张而沉着地收拾好贵重仪器、考察资料,拆掉帐篷,迅速撤到冰川侧部的山坡上,冒着凛冽的寒风,借着冰雪反射的白光,连夜监视着冰川的动态。连续几天的考察,他们终于发现了一条从南迦巴瓦峰顶峰延伸下来的大冰川,它的末端穿过森林,一直延伸到海拔三千米左右的雅鲁藏布江边;冰体在山谷中间分为相隔离的六段,并有明显的移位跃动的痕迹。这种冰川叫跃动冰川,在我国海洋性冰川发育地区还是第一次发现。
闯“老虎嘴”
科学考察的成果是丰硕的,而前进的路程是严峻的。有一天,部分考察队员从南迦巴瓦峰南坡的马尼翁出发,要通过多雄拉山口向西进发。当他们到达半山坡一个叫“老虎嘴”的险段时,发现前进的道路上发生了巨大的山崩,石块把陡崖的栈道砸垮了。队员们费了好大劲,才开出巴掌宽的一条崖坎,崖坎下面约一百米的地方,是一条奔腾咆哮的急流。停止前进,考察任务就不能完成;继续前进,实在太危险。考察队副队长杨逸畴让大家讨论该怎么办。“过!”这是大家的一致意见。于是,年岁大的、年纪轻的、胖的、瘦的,在杨逸畴的带领下,一个个双手抠着岩石的棱角和缝隙,躬着腰,双脚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沉着坚定地通过了这个危险地段。当大家通过崖坎回首过来的道路时,都不禁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三个月的野外考察生活将要结束,考察队准备撤离的时候,科学考察队生物学专业组的5名队员突然站出来请战,他们是李渤生、程树志、韩寅恒、林再、苏永荣革,一再要求继续留在南迦巴瓦峰地区进行越冬生物考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活动资料。不久,南迦巴瓦峰已经大雪封山,五位考察队员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进行着比过去三个月更为艰辛的科学考察工作。(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