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悲壮的故事 瑰丽的青春——读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05
第5版()
专栏:

悲壮的故事 瑰丽的青春
——读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黄益庸
这几年来,反映十年内乱时期青年生活的小说数量不少,但是,象《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方文学》1982年第8期,作者梁晓声)这样以油画般的鲜明色彩,粗犷有力的壮美画面,真实地反映出在政治寒流滚滚的日子里,青年人潜藏的青春活力的小说,却不是很多的。也许,正是由于它的思想艺术所独具的审美价值和令人感奋的力量,使它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土地》的悲壮的故事,是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展开的:北大荒某知青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连队的十几个知识青年,为了向国家贡献粮食,怀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热情”,组成了一支垦荒先遣队,勇敢地向着传说中的恐怖、神秘而又无比肥沃的“满盖荒原”进军。虽然由于缺乏经验和准备不足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终于在那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开辟了垦荒者的道路。
《土地》在表现人物和险恶的自然环境进行艰苦斗争的同时,展开了对人物的关系和矛盾的生动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副指导员李晓燕、绰号“摩尔人”的王志刚、“我”和“我”的妹妹梁珊珊等几个有血有肉的青年人的形象。其中,尤以李晓燕的形象最为丰满。小说是通过“我”的眼睛去透视她的多层次的性格的:起初,我们从她对全体女青年倡议“不照镜子,不抹香脂,不穿花衣服”等“革命行动”中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个乘着极左的旋风青云直上的“识时务者”。但她在僻静的小河边情不自禁地载歌载舞,以及野花插鬓的“越轨行为”,却使我们第一次窥见了她那颗埋藏很深的向往美好生活的少女之心。不久,“我”因母亲病重,未获准假而擅自回家,被连长加以“逃跑主义者”的罪名要开除团籍,李晓燕坚决反对。我们从她义正词严的质问和充满感情的辩护中,看到了她性格的一个新的侧面——正直和善良。接着,是“我”粗暴地惩罚在恋爱中失足的妹妹梁珊珊。为了保护珊珊,李晓燕和“我”发生尖锐的冲突,甚至狠狠地打了“我”一记耳光。从这不寻常的事件中,我们又看到了她性格中美好的层次——同情弱小,反对暴虐。然而,小说完成李晓燕形象塑造的最光彩动人的几笔,还是关于她带领队员进驻“满盖荒原”,艰苦创业,死而后已的描写。当我们读到她病危时说的那些甘心埋骨荒原又深情地怀念爸爸妈妈的肺腑之言的时候,在深受感动潸然泪下之余,我们不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多可爱的青年一代呵!十年内乱时期,虽然他们的精神曾受过程度不同的污染,但如同北国雪压冰封的大江深度的潜流一样,仍有一颗向往美好生活和渴望为祖国建功创业的尚未冻僵的心!
作品中几个次要人物,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梁珊珊由于恋爱中的轻率行为,受到哥哥(“我”)的粗暴惩罚,却毫无怨言,仍然那么真挚地爱她哥哥;当她追赶小狍子不慎掉进泥沼,面临死亡的绝境,还挣扎着呼喊:“哥哥!别过来!……”使“我”免遭灭顶之灾。这些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和具体描写,把一个涉世不深,幼稚纯真,有着水晶般澄澈的心的姑娘,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作品中的“我”,既有聪明敏锐,富于正义感和人情味的一面,又有狭隘粗暴,易于激动任性的一面。小说描写他打了妹妹,又深感内疚;挨了李晓燕痛骂,反而坠入情网,这些精彩之笔,使他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
由于当时的“时代精神”的影响,这些青年垦荒者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是历史的悲剧。但这些带伤痕的青春不是仍然有闪光的宝贵的东西么?他们为了创业而向困难进军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在死亡面前无私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仿佛北大荒顶着风雪严寒生长的冰凌花一样,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