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上棉十七厂改进经营管理 提高职工责任感 用改革精神抓整顿出效益 成为上海市第一家全面整顿验收合格的大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07
第1版()
专栏:

上棉十七厂改进经营管理 提高职工责任感
用改革精神抓整顿出效益
成为上海市第一家全面整顿验收合格的大企业
本报讯 上海棉纺十七厂用改革精神抓企业整顿,改进经营管理,完善责任制,提高了经济效益。2月上旬,经纺织工业部等部门验收,成为上海市第一家全面整顿验收合格的大企业。
上棉十七厂去年初开始把改革精神贯穿于企业整顿中,改革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制。他们按四化标准建立新领导班子,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厂长,上级批准任命。在提高干部责任感的基础上,摆正责、权、利三者关系,责字当头。他们实行“纵四横三”责任制体系,明确厂部、工场和科室、车间和职能组、班组的责权范围、经济责任和个人岗位责任,增强了责任感,减少了扯皮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坚持指标的先进合理,他们着重考核技术指标,并通过历史资料排队,现场测定,制定和实行各种企业定额。他们克服好人主义,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厂长有权决定奖惩。去年对43名有特殊贡献的职工晋了级,同时严肃处理了7名严重违犯厂纪的职工。改革奖惩办法,实行重奖重罚。1982年全厂奖金总额与1981年基本持平,但职工之间奖金差距有了扩大,去年12月得奖最多的为44.75元,有的被扣奖金5.19元。
他们针对整顿中发现的弊端,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一、改革产品结构。为适应买方市场需要,他们积极开发新品种,如新创的“牛津纺”、1216纱经纱纬灯芯绒,风格新颖,投放国际市场,要货量不断增加。二、改革产销体制。他们同市针织公司、市外贸丝绸公司组成腈纶针织品联合体,简化了产销渠道,基本上做到了以销定产,要啥产啥,适时对路。
这个厂以改革精神进行整顿,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去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超过上海市棉纺公司规定的合格要求和六好指标,试制新品种(纱、布)26种。31支腈纶针织纱获国家银质奖,有7种被上海市评为优良产品,优质、优良产品产值占全厂总产值的43%,并获得市纺织局颁发的“信得过”厂复查合格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