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国家强调“六优先”,轻工部门怎么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2
第2版()
专栏:

国家强调“六优先”,轻工部门怎么办?
轻工业部部长 杨波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再次强调指出,对轻工业生产要继续实行“六优先”的方针。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生活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轻工业部门工作的极大关怀和支持。中央如此重视轻工业,我们应当怎么办?
尽快打破几十年一贯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把发展消费品生产放在重要地位,全国的轻工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广大消费者购买商品有了较多的选择余地。这是多少年来没有的好形势,城乡人民都很高兴。但是,轻工业部门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离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当前轻工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不高,花色品种单调。过去几年,轻工产品的质量有所提高,花色品种也有增加,但总的说来,我们主要还是在增加数量方面作文章,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花功夫不够。这是造成目前一部分轻工产品滞销积压或者生产增长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辽宁省第一轻工局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有20种产品的生产下降,减少产值3,000多万元,其中产品不适销对路的约占80%。再如,天津市制笔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生产比去年同期下降21%,其原因主要是各种笔的品种单一,花色陈旧,有的质量也不好,消费者不愿买。这种情况,其他地区也存在。
根据市场出现的这一新情况,轻工业生产必须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由过去的单纯抓产值、抓数量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质量第一,狠抓花色品种,做到适销对路方面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轻工业生产继续健康稳定地增长,才能使消费者不断增加的需求得到满足,也才能使开始出现的“买方市场”的好势头得到巩固和发展。
依靠技术进步发展轻工业
当前轻工产品质量不高、花色品种少,固然有工作指导思想方面的问题,但设备陈旧、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最近去天津做调查,看了二十几个轻工业工厂,其中不少工厂的技术设备还是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甚至二三十年代的,生产工艺也非常落后。天津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从调查中,我深深感到,依靠这样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降低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是很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如果说过去我们主要是解决产品数量问题,依靠这些老设备、老工艺还能应付下去,那么今后把主要注意力放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方面,就必须下决心搞技术改造,抓设备更新(当然,解决量的问题,也应抓这个环节)。不如此,就不可能提高,不可能前进,不可能使产品经常更新换代。我考虑,一方面要解决好对技术改造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另一方面对今后几年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除了必保完成国家统一计划以外,不一定要求超产很多,以便于使企业能够腾出时间和领导精力去解决质量、花色品种问题,去抓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问题。
依靠技术进步发展轻工业,从长远看,应当从根本环节抓起。这就是加快发展轻工教育事业,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目前轻工业部门的科技人员,与其他兄弟工业部门相比,是最少的,只占全体职工总数的1%多一点。这种状况,同更快更好地发展轻工业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必须下决心改变。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应该逐步增加,切实办好现有轻工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科研院、所,加快人才的培养。要抓好职工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对现有的技术力量,要合理地组织、使用,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应加强同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协作,我们出题目,请他们做文章,有了科研成果,要给予合理报酬。
提高经营水平,做到按需生产
我们必须做好市场调查,消费预测,加强销售工作和信息反馈。要根据市场的供需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提高经营水平和应变能力,按需组织生产。事实证明,目前有些滞销产品,不是群众不需要,而是款式、花样不合他们的心意,因之卖不动。天津市去年有一段时间皮鞋积压,有关制鞋厂做了市场调查,征求消费者意见以后,及时组织力量设计出新产品,并且做到了小批量、多品种,很快就变滞销为畅销。类似事例,各地都有。这就提示我们:再象过去那样生产什么卖什么,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市场调查和预测,经常调整产品结构,不断用质量好的新品种、新规格、新款式、新花色的消费品去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墨守陈规是没有出路的。
最近一个时期,报纸上经常刊登读者来信,批评某些轻工产品质量不好,各地轻工部门和有关工厂,应当严肃对待,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认真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适销对路方面下功夫。在生产的安排上,一定要实行择优安排的原则,把有限的原材料和燃料主要用于生产优质名牌产品和发展新产品方面。总之,我们要在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过程中,走出一条速度合乎实际,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