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3
第1版()
专栏:社论

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
要使经济迅速振兴,人民尽快富裕,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就是说,抓紧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建设。从现在起,全党全国要把支援重点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把亿万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此事的高昂热情化为实际行动。
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一个重要因素取决于能源、交通运输和原材料有无保证。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能源不足,运输紧张。这不仅是“六五”期间的突出矛盾,也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要问题。在八十年代,能源、交通运输和原材料开发,如果没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和速度,九十年代经济振兴就有落空的危险。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把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建设搞上去,并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相应发展。
办成大事,人力、物力、财力必须适当集中。我们的国家现在还穷,财政经济状况尚未根本好转,可资利用的物资也不充裕。但是,只要我们把有限的力量适当集中使用,就可以比较好地办成几件大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56个重点项目的建成,足以证明这一点。如果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缺乏整体观念,各搞各的,分散使用有限的力量,如同撒胡椒面,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当然,一些地方量力而行,联合集资办些小水电、小煤矿等项目是必要的,有关国计民生、对整个国家经济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地方又无力建设的大型项目,则必须由国家统筹安排。这就要求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否则,不分大小,齐头并进,经济效益必然不好,国家和人民也负担不起。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效益低下,除了“左”的错误影响,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未能处理好。有些事情从局部看来似乎有利,对全局而言却并不利。这个沉痛的教训要深刻记取。否则,分散财力、物力,势必影响大局,国家的重点建设就不能实现。
办成大事,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当前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消费基金要有所控制。要在人民群众中进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根本目的。但是,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能靠努力发展生产、建设来实现。否则,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国家的兴旺就没有人民的富裕,这个道理是容易说服人的。积累率过高,挤掉人民生活,是不对的。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必须牢牢记取。然而也不能说积累率越低越好,使消费基金无限制地增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采取了提高农副产品价格、调整职工工资、实行奖金制度、增建住宅等等,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带有“还账”的性质。目前,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已占基建投资总额的45%左右,如不适当控制,势必影响积累率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或者进一步降低生产性积累的比重,这样重点建设也就不能顺利进行。
办成大事,还要注意摆正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关系。为了在前十年为后十年的发展做好准备,我们一方面要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把各方面的关系理顺,使经济结构、经济体制逐步合理化;另一方面要搞好重点建设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有同志提出,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一靠重点建设,二靠技术进步(主要是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是很有道理的。一个较长时期内,许多同志忽视了重点建设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这“两头”,片面发展“中间”部分,即扩大一般加工生产能力的项目建设,重视冶炼、化工、金属加工、建材工业的建设,而忽视能源、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致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全面紧张,企业技术落后。这种状况不改变,必将严重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经验证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必须严格控制,要与国家可能提供的财力物力相适应。今后,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只能保证重点项目,不可让一般项目挤重点项目。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要把大事办好,必须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可行性研究,没有正确的设计方案就不能动工。大型重点项目,投资多、工期长,稍有疏忽就会产生巨大的浪费。在这方面,我们曾经付出过高昂的学费,沉重的代价。但是,这个教训现在还没有被所有的人接受。有些单位的建设项目投资一增再增,工期一拖再拖,造价越来越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部门和领导人甚至满不在乎。须知人民流血流汗积累的资金,来之不易,在使用每一个铜板时都要慎之又慎。缺乏统筹规划的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做法,必须认真纠正。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今后谁浪费,不论其职位高低,都应该承担经济的和法律的责任。
真正办成大事,需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需要动员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每一个人都要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在支援重点建设中作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