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她把知识送下乡——记河间县新华书店流动供书员沈美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3
第2版()
专栏:

她把知识送下乡
——记河间县新华书店流动供书员沈美英
本报记者 王庚南
“万元户”李克俭讲起他靠科学种棉致富的事,常说:“新华书店也有功啊!要不是沈大姐及时给俺送来《棉花栽培技术》,产量哪能这么高!”
李克俭是河北省河间县邱庄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去年,他承包了13亩棉田。开始,他心里没底儿:种棉花技术性强,搞不好要砸锅。正犯愁,县新华书店流动供书员沈美英主动送来《棉花栽培技术》、《化肥施用技术》等书,使他学会了科学种棉,科学施肥,当年,棉花亩产145斤,收入1,080元。李克俭在自家致富的同时,向全大队传授经验,使全大队1,005亩棉花普遍增产。
沈美英今年50岁,做农村流动供书员已经12年。她1952年参加工作,当过团区委书记。1971年调县书店后,她不坐办公室,主动要求当农村流动供书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看到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民需要科学知识,就下决心,不再象以往那样,将书送到供销社或大队就完事,而要为农民发家致富做搭桥铺路的人。
两年来,她为许多重点户、专业户帮了大忙。戈庄大队农技员陆西田,拿到她送来的书后,先自己攻读,然后指导社员科学种田,全队1,000多亩棉花,普遍增产;北李子口大队养鸡专业户陈建国,照着她送来的《科学养鸡问答》养鸡,产蛋率增加,去年,他的优种鸡发展到四百多只,今年可收入七八千元;果子洼大队金大女包种的棉田,棉桃不开,白花少。沈美英听说后,及时送去了《化肥施用技术》,让金大女找到了解决棉桃不开花的办法。
为了做到卖书知书,近一年来,她起早贪黑,熟悉了98种农技书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一些农业科学基础知识。送书下乡时,遇到农民提出问题,她便介绍哪种书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既满足了农民的急需,又扩大了图书销售量。一次,她送书去邱庄大队,在村口宣讲后,一次就卖书79本。1981年,县农业局训练公社农技员,她送书到会,趁学员休息时摆摊卖书,一次就销售农技书1,689册。
做农村流动供书工作,比在店里卖书辛苦。盛夏寒冬,刮风下雨,人们经常看到她推着自行车,走乡串户。有人对她说:“现在你爱人是县劳动局副局长,还不换个好工作干干?”她说:“夫贵妻荣那一套我不喜欢。看到农民走靠劳动、靠科学致富的路,我舍不得丢下这一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