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让生命闪出更强的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3
第4版()
专栏:通讯

让生命闪出更强的光
本报记者 李敏杰 本报通讯员 徐田有
一位晚期胃癌的患者,在生命垂危的时刻,给老伴留下遗言:“过世后,要替我去谢谢黄大夫”。
可是谁会想到,这个名叫黄彩芳的兰州部队某部炮团的女大夫,也是一个因患胃癌,胃被切除四分之三,还患有慢性肝炎、低血糖症等多种疾病的病号!
1976年10月,黄大夫的爱人患肝癌病故,她也做了胃切除手术。组织上妥善地安顿了她年迈的公婆和母亲,尽力照顾她的3个还未成年的孩子,还给她送来了滋补品。这位1951年入伍的女共产党员感到:党给她的温暖太多了,她对党的贡献太少了。她要“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应付一切的不幸”。
黄彩芳手术后出院回到部队,组织上准备安排她回浙江家乡休养,她向领导请求说:“只有让我工作,才能使我得到安慰和幸福。”组织上见她这样诚心诚意,又考虑到她的身体,便允许她每天工作4小时。
从此,她继续在大西北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从没无故不上班;夜晚,只要有人叩门,她都随叫随到。去年除夕,部队有一个同志半夜来敲门,说他孩子发高烧。黄彩芳不顾自己身体有病,背起药包就走。这位同志见她气色不好,直流虚汗,就叫她休息。黄彩芳摇了摇手说:“今天放假,卫生队只有一个值班医生,还是我去好!”她给孩子诊断、打针、服药。黄彩芳看孩子的父母年轻,照管孩子没经验,怕孩子病情加重,就和他们一起守护着孩子,直到第二天天明。
去年盛夏的一天,黄彩芳正要下班,救护车送来一位急诊病人。病人是兄弟部队的一名战士,得了中毒性痢疾,神志不清,血压只有0—40。黄彩芳和同志们迅速进行抢救,为病人中穴穿刺、输氧,累得她气喘吁吁。过了一会儿,病人病情好转了,她却头昏眼花,瘫倒在地上。大家见她低血糖症复发了,劝她回家休息,她摆摆手,吃了块糖,喝了几口水,又继续抢救,直到病人脱离危险后才回家休息。
部队驻地附近的生产队有个68岁的老人余成,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他在部队卫生队住院期间,黄彩芳和同志们克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困难,精心为他检查、治疗,使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余大爷出院后,黄彩芳先后4次到外地帮他购买胰岛素。老人需要吃多蛋白食品,她特地让儿子买了鱼给老人送去,余大爷感动得老泪纵横。
是什么力量使黄彩芳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做顽强的拚搏呢?她的回答是:“党的信念是我生命的支柱,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今年2月,黄彩芳被兰州部队党委树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她怀着感激的心情说:“光荣应该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我要让有限的生命闪出更强的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