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杂技之花盛开在坦桑尼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4
第6版()
专栏:

杂技之花盛开在坦桑尼亚
俞跃良
杂技艺术在坦桑尼亚已经遍地开花,这是中坦友谊的结晶,是坦桑尼亚杂技演员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艺术之花。
现在坦桑尼亚25个省中,每省至少有一个业余杂技团或拥有杂技节目的文艺队,其中坦噶省就有3个,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多达4个。
不久前,我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恩克鲁玛大厅里观看了班图杂技团的一场精采演出。大厅里座无虚席,惊险的节目,扣人心弦,观众时而紧张得目瞪口呆,时而迸发出轰堂大笑。年轻演员的演技非常精湛。演出结束后,记者来到后台与演员们攀谈。一位演员突然用中国话说:“你好,欢迎!”原来,他是从中国学习回来的杂技演员哈米西。他今年二十六岁。1965年12月,他同29名坦桑尼亚儿童一起,离开祖国,来到中国学习杂技。在中国武汉杂技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经过4个寒暑的刻苦磨练,他们每人都学得一身硬功夫。1969年底,他们回到祖国,成为坦桑尼亚的第一代杂技演员。
七十年代,他们组成国家杂技团,走南闯北,在坦桑尼亚城乡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赞赏。
1971年和1973年,坦桑尼亚国家杂技团接收了两批少年学员。1974年到1980年,他们分批到各省担任教练工作。在坦桑尼亚各地播下了杂技之花的种子。
 班图杂技团成立于去年圣诞节,是首都最优秀的杂技团。全团共有11名演员,哈米西是这个团的主席。据他介绍,剧团每周至少演出2次,场场座无虚席。
哈米西说,除星期一外,班图杂技团成员每天下午4点半下班后,自动地从各自的岗位聚集在体育馆内练功,风雨无阻,总要练到夜幕降临时才陆续离去。
班图杂技团是在原国家杂技团分散各地后,自发组织起来的艺术团体。哈米西说:“坦桑尼亚人民对这种艺术喜欢得出奇,而我们又受过中国的专门培养。我们应该用从小向中国老师学来的技术,给我们的同胞以更多的文化享受。”
当我启动汽车同演员们告别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亲切的喊声:“夏菊花导师在哪里?请向她问好。”(附图片)
20岁的女演员阿达在练习高台定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