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奥地利大选前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4
第6版()
专栏:新闻分析

奥地利大选前夕
江建国
4月24日奥地利将举行4年一度的国民议会选举。新的国民议会将选出下届政府总理并组成新政府。有影响的几个政党,如社会党、人民党和自由党等以及近年出现的绿党和替代者联盟正在进行紧张的竞选活动。尤其是社会党,力图继续保持其单独执政的地位。
目前这届议会是1979年5月选出的。社会党在全部183席中占有95席,是议会中第一大党。反对党是人民党和自由党,分别占77席和11席。这种三党政治格局在奥地利已经维持了20多年。社会党主席克赖斯基任总理已有12年之久。
经济问题是这次竞选运动的主要议题,也是影响大选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奥地利是个发达的工业国家。自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之间的20多年时间里,奥地利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两倍多,按人口平均计算居于西方国家前列。而且长期来它的失业率保持在2%左右,比其他西方国家低,即使在许多西方国家经济难题成堆、政局动荡的时候,奥地利却偏安一隅,曾一度被称为是“沙漠中的绿洲”。社会党也自诩它的这一套争取充分就业、稳定和发展经济的政策为“奥地利道路”。
然而从1980年以来,在席卷西方世界的严重经济危机中却未能幸免。国债急剧增加,目前大约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外债又占国债的四分之一;企业倒闭增加,1981年企业破产创20多年来的纪录;失业人数到1982年已突破10万,据估计今年失业率将达到4.6—4.8%;外贸连年逆差,严重影响了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加速度大幅度下降,1982年的增长率仅为0.5%。长期稳定的社会局面开始出现动荡的迹象,人心浮动,罢工事件增多,群众普遍为前途担忧。
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党在这次竞选中把减少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重点,这与社会党十几年来奉行的“奥地利道路”是一脉相承的。克赖斯基总理有句名言:“宁愿举债,也不要失业”。就是说,宁可推行财政赤字政策,也要筹资创造劳动岗位或建立职业培训学校,以使人们在经济困难时期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但是这样的政策无疑将进一步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1982年奥地利政府的财政赤字已达到700多亿奥地利先令(约合40亿美元)。社会党政府认为目前的赤字仍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反对党人民党和自由党也提不出什么更高明的办法。
社会党为了确保再次赢得绝对多数,已推举现任总理克赖斯基继续作为该党总理候选人。克赖斯基近年来积极参预调解中东冲突等国际活动,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望。因此,尽管克赖斯基本人曾表示希望隐退,最终仍同意再次参加竞选。但他表示,如果社会党不能取得绝对多数,他不会留任。
今年大选的一个新因素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绿党和替代者联盟。这个绿党同西德的同名政党是一样的,也是主张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近年来也日益得势。如果这两个组织能获得进入议会的票数,社会党势难象以往那样获得绝对多数的选票,而且大选后将会象西德一样出现一种复杂的政治局面。迄今为止的民意测验结果表明,社会党想获得绝对多数的选票是相当困难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