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不要“包”到农民头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4
第7版()
专栏:杂谈

不要“包”到农民头上
沙秦 鹤鸣
最近,有极少数文艺表演团体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后,片面追求“票房价值”、“经济收益”,甚至不顾违反上级有关规定,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向农村集镇影剧院提出五花八门的不合理经济要求,捞取收入。如有的艺术表演团体(特别是一些有名的剧团),下乡演出时,竟然向场方提出要“三包”,即:不管路途远近,要包车旅费、运输费;不管观众多少,要包场次收入;不管场方食宿条件有无,要包生活补贴,一般的要每人每天一元左右。这还不算,个别的甚至提出要“四包”、“五包”:要包演职员在演出期间的医药费,包演员住宿补贴费。试问:住了场方的宿舍,住宿费不仅不付,相反还要倒贴,少则四角、五角,多则上元,岂非笑话?!这样,就逼得一些农村影剧院作出两种抉择,要么包不起,望团兴叹,三呼“庙小请不来大菩萨”,要么硬硬头皮,提高票价,把额外负担转嫁给观众。难怪群众反映说:“剧团承包好是好,统包到我们农民头上吃不消。”有的批评就更尖刻了,说:“买菜买粮有议价,难道看戏也有议价戏不成?”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也“包”,那也“包”,逼得票价上涨没有人来看戏,姑且不论这是个群众观点问题,就是经济上又何来盈利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