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作家的时代感和历史感——读张一弓的短篇小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6
第5版()
专栏:文艺评论

作家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读张一弓的短篇小说
曾文渊
读过《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的读者,无一不为李铜钟那种不顾个人得失的崇高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惊叹于作者敢于直面人生的胆识和圆熟的艺术技巧。此后,张一弓又写了不少中篇和短篇小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近几年来农村生活的深刻变化和农民的喜悦心情,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政策带来了新的活力,农村形势生机勃勃,农民的精神状态也为之一振。对此,张一弓有着深切的感受。他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实则有着深刻意义的事物;在严格选材以后,又总是努力向纵、深两个方面开掘,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概括尽可能丰富的社会内容。张一弓的小说能给人以较多思索和回味的余地,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较深厚的历史感,使人读后感到是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的。
张一弓的短篇小说,每篇都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着重写某个人物在一个短暂时间里的经历或遭遇,以此为中心旁及其他,写出它的前因后果,并把当前农村中一些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作为背景概括进去,因此,容量都较大,具有一定的深度。《黑娃照相》写的是一个名叫黑娃的农民参观庙会、拍彩色照片的故事。小说先是围绕黑娃所带的八元四角钱展开深入的描写,写出因为实行生产责任制,允许发展副业生产,黑娃家才有了这么一笔收入;继而通过黑娃的眼睛,描绘了庙会的形形色色,揭示了黑娃迫切要求改善生活而暂时又无雄厚经济实力的矛盾;最后是写黑娃拍照时的“即兴表演”和拍照后的心情。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以黑娃的赶会、拍照为线索,真实地描绘了当前农村的社会风貌,写出生产责任制等措施如何促使农村经济活跃起来,给农民带来实际的好处,和农民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的精神追求也就越来越高。《黑娃的新闻》就写到黑娃因责任田里的烟叶丰收,发家不忘集体,购买了电视机,请乡亲们看电视。如果说,《照相》里的黑娃考虑得较多的是个人致富,对集体事情还考虑得不够的话,那么,《新闻》里就大大改观了。把这两篇小说联系起来考察,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农民由于农村形势好转而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在描绘当前农村新气象和农民的喜悦心情时,张一弓并不回避农村贫困落后状况和农民过去辛酸经历的描写,而是把笔触伸进历史的深处,把对现实的热情的赞颂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结合起来。《寻找》写农民马套卖掉花生得到120多元钱,本想用它为老婆、孩子购置一些衣着和日用品,还想买点肉,向老丈人拜寿,不料乐极生悲,在卖花生时把钱忘在柜台底下。小说借马套寻找这笔花生钱为线索,再现了农村生活历史画面。原来马套所在的沙窝村是个飞沙地,宜于种植花生。但是,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硬要在飞沙地上种庄稼。十年内乱中,马套曾在自留地里种过花生,希图用它去换取回销粮,结果挨了批斗。现在拨乱反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沙窝村大面积种上了花生,马套才有他“有生以来拿到的最大一笔款子”。作者立足现在,追寻过去,面向将来。小说题名“寻找”,不光是指马套寻找他一家三口辛勤劳动而得来的血汗钱,更重要的是寻找农民过去贫困、现在开始富裕起来的原因。当粮站老王给他送去丢失的款子并批评他如此粗心、“对不住如今叫农民过好的政策”时,马套激动万分,说他希望向领导“买个政策不变”。什么政策不变呢?用马套的话来说,就是“叫花生在沙窝里落户、叫社员跟土地对象、叫劳动跟幸福结亲、叫庄稼人的汗珠子搁到秤盘里压得秤砣猛一翘”的政策不变。这些描写可以看成是小说的题旨所在。反映最近几年来农村生活的变化,完全回避农村经济政策,那是非常困难的。可贵的是作者不是简单化去图解政策,用它去裁剪生活,而是如实地再现生活的图画,写出政策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和农民对它们的态度,唯其如此,才显得真实可信,富有生活气息。
张一弓笔下的农民大多是生活的强者。他们精明强干,刻苦耐劳,有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经济窘迫,处境艰难,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念,即使在那动乱的年月里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也不肯向命运屈服;现在他们更是精神振奋,信心百倍。十年内乱中,马套被当作“偷儿”受辱时,他发出“不要欺负人”的呼喊,说自己并不是“生就的穷命”,兴许有一天也能给国家“贡献贡献”点余粮。《瓜园里的风波》中的老瓜匠周金锁,对于今天自产自销有幸成为国营商店的补充而感到满心欢喜,坚信自己那样做生意是政策所允许的,那样指点国营商店营业员也没有什么不对。因此,当大队支书奉命通知他到县商业局一趟,不怀好意者散布流言说他是什么“破坏”国营经济并将因此而受扣时,他愕然而又镇定自若,对支书说:“既是公家叫我,我就不会躲着藏着”,还关照老伴烧好汤等他晚上回来,表现出对未来的信心和刚毅沉着的性格。至于象《牺牲》里的高山兰,在儿子修渠牺牲后那样坚强地处理后事,《智慧的痛苦》里的姜欢喜那样巧妙地站出来抵制浮夸风和瞎指挥,那就更用不着多说了。我国农民由于受到小生产者狭隘眼光的限制,有落后保守、胆小怕事的一面,但他们身上也有着许多传统的美德,经过党的长期教育,觉悟都普遍有所提高,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里,随着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他们精神上更是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张一弓在反映农村生活时,努力发掘农民身上的优秀品德,突出他们碰到困难时那种百折不回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写出传统美德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使他笔下的农民形象和某些作家写同类题材的作品比较起来有着明显的区别。
和塑造生活中的强者形象相适应,张一弓善于把日常生活典型化,揭示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矛盾,让人物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去接受考验,表现出他们的性格。《最后一票》里的王铁山老汉就是这样。他抱病出席公社代表大会参加干部选举,这事情本身就富有政治意义,是最近几年来恢复党的民主传统才有的。前此,公社赵主任、李副主任先后登门拜访,索取选票。赵以安排孙女工作为名,被孙女夸为“好领导”;李允诺落实政策退还他家被没收的窑砖,博得儿媳的好评。这样,王铁山手中的那张选票就成为赵、李争夺的对象,也关系着他家今后的生活。更妙的是,如同解放初期选举乡长一样,他代表乡亲去“丢豆”,“一豆定乾坤”;由于这次选举出现僵局,他那张选票又成为关键的一票。王铁山深知选举干部的重要意义,他想起了赵、李两人平时的为人和表现,既没有投赵主任的票,也没有投李副主任的票,而是想起了为人民而牺牲的八路军战士王刚,奔出会场……。小说正是通过这些矛盾的揭示,塑造了王铁山这个秉公办事、为人正直的老年农民形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结尾时那样处理,不仅使王老汉的形象发出动人的光彩,而且使小说的主题深化一步,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不正之风的正当不满和恢复党的优良传统的强烈呼唤。张一弓其他作品里的一些主要人物,也都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塑造的,作者写出了他们在这些矛盾面前的态度、行动及其根据,因而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张一弓的文笔幽默风趣而又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他在反映我国农村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时,为最近几年来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而欢欣鼓舞,同时也为过去农村的不断折腾、农民生活艰辛而感到不平。随着内容的变化,他的笔调有时轻快,有时沉郁。作者曾在一篇作品里写到一个老年农村妇女现在的心情是:“充满辛酸的喜悦”。这句话也可用来概括他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张一弓的小说反映了农民的这种情绪,也是他发自内心感情的抒发。
看得出来,张一弓同志在创作上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较高的目标,力图通过多方面的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每一篇作品都有一个新的角度,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的东西。最近发表的《考验》,在选材立意和形象塑造上又有新的开拓。它写一个名叫芳菲的中年妇女,从小参加革命,到过朝鲜战场,到过抢洪前线,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只因她有一个逃亡在外的哥哥,因而长期入不了党,还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她对党深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贞不渝。小说没有过多去渲染芳菲那些坎坷的遭遇,而是着重描绘她如何严格要求自己,把那些磨难看成对自己严峻的考验;在描写芳菲的坎坷遭遇时,小说还写出她所在单位有关领导对她的关怀同情,危难时给她以力量。整个作品调子高昂激越,洋溢着强烈的革命感情,读来令人感动。如果说,作者过去有些作品在反映人民群众(农民)的坎坷遭遇时分寸掌握得不很准确的话,那么,这篇小说则克服了这些不足,它表明作者在创作道路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