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访莫桑比克马塔马农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26
第6版()
专栏:

访莫桑比克马塔马农场
迟守政
马塔马农场座落在尼亚萨省利钦加市以东13公里,是莫桑比克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马塔马农场,是在1975年从葡萄牙人农场主丢弃而荒芜了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它是莫桑比克独立后,在尼亚萨省建立的第一个农场。1976年,我国四川省派出的农技组来到这里,同莫桑比克人民共建农场。
现在,农场土地已由原来的100多公顷发展到3,000多公顷,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土豆、黄豆、向日葵和四季豆等。建场之初,每公顷玉米的产量只有半吨,1982年,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3.43吨,约为建场时的7倍,总产量则由原来的66.3吨提高到现在的6,180吨。
尼亚萨省早在1968年就开始种小麦,但产量一直很低。1980年,农场在中国专家指导下首次试种小麦获得成功。1982年播种小麦67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3.57吨,创造了莫桑比克全国小麦生产史上的最高纪录。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在参观农场时高兴地说:“我们要把马塔马农场建成莫桑比克的面包房。”
开渠引水在马塔马农场粮食增产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旱季基本无雨、农作物无法播种这一难题,农场在中国专家帮助下,发动群众,组织军队、学生、机关干部到工地劳动。仅仅4个月挖通了5公里长的干渠,在1978年6月25日莫桑比克独立三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正式开渠通水,并被命名为“团结渠”。它是中莫两国人民团结战斗和友谊的象征。
“团结渠”的建成不仅有利于增产粮食,并且改善了当地人民用水和牲畜饮水条件,改变了当地只能雨季播种的旧观念。试验证明,旱季播的小麦产量更高。经过几年的不断扩建,目前“团结渠”的干渠、支渠、斗渠已长达29公里,保灌面积增加到160多公顷。经过实地测量和对水源的了解,“团结渠”还可继续向远处延伸,使其灌溉面积增加几倍。
马塔马农场,既是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一所为莫桑比克培养农业技术人材的学校。中国专家在这里除指导生产外,还以开办技校、带徒弟的方式,先后培养了100多名莫桑比克农业技术人员。有的留在场内担任了领导和技术员,有的则调到别的农业生产单位工作。
目前,农场正在修建一所农业干部培训中心,准备请中国专家任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