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在梅莱山丛林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2
第7版()
专栏:

在梅莱山丛林里
习文
梅莱山是柬埔寨马德望省西部边疆的一座小山,方圆十几平方公里,海拔三四百米。远远望去,它象林海中的一个小岛,掩映在翠波绿浪之中。讲风景,它比不上卜哥山的云雾飞渡;论气候,也不如基里隆山的凉爽宜人。然而,近几年来,这里却成了名闻遐迩的地方。梅莱山的出名,不仅因为它象巨人一样矗立在502号公路的中枢,是控制东至诗梳风、南达拜林镇的战略要地,更重要的是那活跃在热带丛林中的抗越战士,赋予它顽强的战斗精神。
对于在平原上长大的人来说,森林可以说是个富于魅力的谜。我在梅莱山热带丛林中的所见所闻,确实是新鲜和奇异的。古树参天,藤萝高挂,修竹丛丛,荆棘遍地。在这里,绿色的生命几乎占据了大地表面的全部空间。朝不透晨曦,晚不见夕阳,就连中午的阳光,也被这峥嵘万木挤成了一条条光柱,切成了一片片幻影,洒落在青苔和绿茵之上。英勇的柬埔寨爱国抗越战士,就是在这样遮天蔽日和阴森蒙翳的环境里生活着,战斗着。
斯伦,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位汽车司机,现在是个抗越战士。这次在梅莱山下见到他,也算是久别重逢了。他一见到我,就热情地握住我的手,问长问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我们共同相识的一些人们,其中有的已年老退役,有的仍坚守战斗岗位,也有一些人已经为国捐躯了。他特别提到了吉涅。吉涅是一位老战士,1979年初,队伍失散后,他身受重伤,在丛林里爬行了十多天,终于找到了部队。早在抗美战争时期,吉涅就在腊塔纳基里游击队当交通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部队带路、运粮、抢救伤员。想不到抗美斗争中出生入死的吉涅,时隔十年之后,却死于越南侵略军之手。
斯伦还对我谈到了他自己的一段经历。当金边被越军占领时,他没来得及撤离,在金边和附近的几个省份辗转了好几个月。一次,他和一群人被迫去参观越南人所“发现”的“万人坑”,在“死者”的名单中有他哥哥的名字。当时他虽然不能信以为真,但因哥哥失散半年有余,生死不明,他想也可能是越军把他哥哥杀害了,反向民柬头上栽赃,便暗自为哥哥祈祷了一番。几个月后,当斯伦几经周折来到梅莱山时,却又同他的哥哥重逢了。
短暂的丛林生活,使我了解到,正在为民族生存而英勇战斗的人们,不仅深深地爱着祖国的大地,护卫着她的一山一水;而且也尽可能动员祖国大地的全部力量,包括一草一木,投入抗越的战斗。不要漠视那些修竹,它们在战士的手里,变成千千万万个尖桩,象利剑一样,刺向侵略者的魔爪和心脏。也不要小瞧那些小草,它们背后都暗暗地牵系着雷管和毒箭,随时随地可把敌人送上西天。还有那些藤类植物,有的象巨大的弹簧,有的象长长的绳索,在关键时刻,它们也能为支援战争做出贡献。当你在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的时候,当你的战友在昏迷中喊着要水的时候,你可以砍断一节藤蔓,吸吮一杯洁净而甘美的液汁!
丛林的夜晚,也是饶有情趣的。傍晚,草虫齐鸣,声扬四野。特别是那些“知了”,一会儿合奏,一会儿重唱,好象有意拨弄不同的旋律和音响,把蜷曲在吊床上的战士快快送入梦乡。清晨,鸟兽们一早就跃出了巢穴。梅花鹿在长鸣,长臂猿在啼叫,好象在唤醒战士奔赴战场。
夜,一般是平静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平静。丛林是生命的集合体,充满着运动感和新陈代谢的节律。如果你突然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那可能是枯木朽枝被风吹断时发出的响声。斯伦曾经告诉过我,越军士兵就曾把这种声音误认为是枪声,以为遭到夜袭,因而自己相互开了火。
啊,梅莱山的热带丛林,对于柬埔寨爱国抗越战士来说,你象青纱帐,更胜过青纱帐!对于在异国他乡为非作歹的侵略者来说,你“草木皆兵”,使他们胆战心惊!(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