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学习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的论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4
第5版()
专栏:

学习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的论述
荣敬本
正确地对待脑力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流传着一些对脑力劳动的错误看法。这些看法是违反马克思对脑力劳动所作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的。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的有关论述,对于弄清是非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力劳动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地位
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力的典型形式是自动的机器体系。工人的活动表现为看管机器。这和使用手工工具时情况完全不同。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把工具当作器官,通过自己的技能和活动赋予它以灵魂,因此,掌握工具的能力取决于工人的技艺。相反,机器则代替工人而具有技能和力量,它本身就是能工巧匠,它通过在自身中发生作用的力学规律而具有自己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08页)在机器大工业时期,整个生产过程日益成为科学的应用,同时,产品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的交换必然大大发展,贸易、交往、经营管理的作用日益变得重要。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的知识,或者反映社会交往和经营管理的社会科学的知识,愈来愈重要。同使用手工工具时手艺的世代相传完全不同,科学知识必须依靠教育事业来积累、继承和发展。教育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也愈来愈重要。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劳动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科学家、农艺师、经营管理者等虽然从事脑力劳动,但他们并不脱离生产实践,而是直接的生产者,直接从事生产性的劳动。他们并不是脱离劳动的上层,而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资本论》第1卷第556页)马克思在考察工艺史时写下了大量摘录和笔记,这些材料详细记录了每一种对生产工艺的变革发生巨大影响的机器的发明年月和发明者的名字。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机器都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他们为人所共知。可见,这些脑力劳动者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形象同以前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完全不同,他们在生产中起的作用是同机器体系的威力联系在一起的。
实际上,无论机器体系和社会结合的体系都不是资本本身创造的,而是人类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所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发展的成果。机器等等,如马克思所说,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9页)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变成了资本的生产力。科学知识所调动的一切自然力量和社会结合的力量,本来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但却变成少数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手段。科学知识本来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实际财富,但是,资本主义的工厂劳动只能使工人获得一些操作方面的知识,即使造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熟练程度的工人,却使更多的工人被剥夺了科学知识。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过程的智力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变成支配劳动的权力是在机器大工业中完成的。总之,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发展中所起的伟大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智力变成资本对工人统治的权力这一历史局限性。
脑力劳动的历史发展趋势
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中科学地预见到脑力劳动将起愈来愈大的作用。他指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已经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9—220页)马克思这里说的一般社会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总和。他认为,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将受这种科学的智力的支配,并把这一点看作是劳动获得真正解放的条件。因为只有在科学成为直接生产力的条件下,直接劳动不仅从量的方面会下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而且从质的方面也处于从属的要素。在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体系下,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按照马克思的预言,会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因为土地本身是一种自然的机器,如果这种自然的物质代谢能加以最有利的科学调节,就能使农业造福于整个社会。其结果是一方面物质财富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可以给所有的人腾出时间和创造手段,使每个人在艺术、科学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又会推动社会生产力更迅速地发展。
马克思还提出过这样的设想:在未来社会,直接生产过程本身既是训练和教育,又是科学知识的运用。因此,马克思认为,在社会财富大量涌现和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的情况下,劳动将成为同身体锻炼一样需要的活动。
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的历史发展趋势的论述,是他总结了工艺史、自然科学发展史、社会发展史而作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所作的许多科学预言,已经为他逝世一百年以来社会发展的实践所证实。当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机器人的出现以及新能源的使用,使生产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化学、生物科学特别是遗传工程的发展,使农业完全有可能成为人们加以科学调节的自然的物质代谢;在一些生产力发达的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愈来愈高。科学愈来愈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劳动时间逐渐缩短,体力劳动者的知识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的论述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脑力劳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我们要提高脑力劳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的认识,克服曾经流行过的一些错误的或片面的思想。
例如,在干部参加劳动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看法。马克思始终强调,作为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管理和监督劳动,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会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生产劳动。把管理本身不是看作生产劳动,而只把直接参加企业中的体力劳动才叫参加劳动,这是一种小生产的观念。管理劳动的根本使命是在宏观范围和微观范围内做好劳动的社会结合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有丰富的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因此,不强调干部的知识化,只强调干部的体力劳动化,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管理干部应该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劳动操作和生产情况,但目的是为了搞好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使广大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各种管理知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经营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和列宁所设想的管理者不是固定在少数人身上,逐步做到人人都有机会参加管理工作。
此外,在对待脑力劳动的报酬问题上,过去也存在一种片面的看法,似乎给脑力劳动的报酬高一些,就会脱离工农群众。在社会主义阶段,我们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如果承认在现代化大生产时期脑力劳动愈来愈起主导地位,就应该对脑力劳动的承担者付给较高的报酬,这样,正是鼓励人们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担心对脑力劳动付给较高的报酬会引起工人和农民不满,这是不必要的。事实上,正是工人和农民把一些有作为的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称为“财神爷”。由于他们的辛勤的脑力劳动使工人和农民不断富裕起来,工人和农民自然非常乐意给他们以较高的报酬。至于有些人由于缺乏知识,没有对社会财富的创造作出应有的贡献,甚至造成了某些损失,他们拿取较高的报酬,会引起人们的不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是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这只能说明在脑力劳动者中也必须同样坚持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我们在强调脑力劳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时,决不是忽视体力劳动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虽然我们有了一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骨干企业,但为数甚多的是机械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手工操作的企业。我国的80%人口在农村,虽然农业机械和农村用电大量增加,但他们仍主要从事手工劳动或半机械性的劳动。广大的工人和农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所有企业都面临着技术更新和改造的任务,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愈来愈依赖于科学技术,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的结合和贸易交往的作用会愈来愈突出,知识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这种社会智力的作用会愈来愈重要。在这种新形势下,党中央强调脑力劳动和知识的重要作用,正是为了使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紧密地团结起来,锻炼出一支现代化的、知识化的劳动大军,把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言逐步变成我国生活的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