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西方保护主义和反保护主义的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4
第7版()
专栏:

西方保护主义和反保护主义的斗争
胥学明 秦国翘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衰退的情况下,西方国家越来越乞灵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求从经济危机的泥坑尽快脱身出来。保护主义和反保护主义斗争花样翻新,愈演愈烈。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1974至1975年的危机以后,还没来得及恢复元气,1980年又陷入一次新的危机。这就使得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国外市场的斗争更为加剧,贸易战频繁爆发,贸易保护主义和反保护主义的措施也越来越多样化。
贸易保护主义是西方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限制进口则是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战后初期,各国限制进口主要采取传统的关税壁垒。六十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关税壁垒已经不适应各国贸易战的需要,各种类型的非关税壁垒不断加强,据统计已达上千种,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进口数量限制。即对一些“敏感商品”规定一定数量的进口配额。配额种类很多,有“全球配额”、“地区配额”、“商品配额”、“关税配额”等等。例如,意大利规定每年进口日本汽车不超过2,200辆,英国、法国则规定每年进口日本汽车分别为该国市场需要量的11%和3%。
自动限制出口。即迫使出口国自己限制本国某种产品的出口数量。在日、美、欧间的纤维战、钢铁战和汽车战中,美国经常采取这种做法,迫使日本和西欧国家自动限制对美国的出口。
规定进口商品的国产成份率。即规定进口商品的零配件由本国提供的比率,以限制纯粹外国产品的进口。例如美国众议院1982年提出《汽车生产公平行动法》,要求在美国销售的日本丰田牌汽车,其零配件的60%应是美国产品。
惩罚性的税收政策。即对外国廉价商品征税以限制进口。其措施有:①增收反倾销税。例如,美国从1978年起对进口钢材规定了“起动价格”,对低于这个价格的进口钢材征收反倾销税。②征收抵销关税。即对于得到外国政府补贴的进口商品,征收抵销其补贴的关税。
技术壁垒。即对进口商品规定严格的技术规格、卫生标准以及规定一些复杂的检查手续等以限制进口。
通过价格及税收政策限制消费品的进口。例如,日本政府通过财政补贴保护农业,人为地维持国产大米的高价;为防止国内用进口廉价小麦代替高价国产米,政府控制小麦的国内销售价格,使得东京食品成本比纽约和巴黎高70%,从而限制了小麦的进口。
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保护和反保护的斗争常常交织在一起,许多反保护主义措施也是新保护主义的措施。各国对付其它国家保护主义的措施,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对抗性保护主义措施。即针对其它国家保护主义措施而采取同样的对抗性措施。例如,在美欧钢铁战中,美国决定对共同市场六国征收抵销关税,共同市场则以美国从事出口的企业得到美国政府的出口补贴为理由,准备对美国采取同样反措施。
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和生产销售,以绕过保护主义壁垒。这种投资包括在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投资、就地生产销售,和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生产再转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以绕过发达国家之间的配额限制等壁垒。
加强对第三国市场的争夺。即通过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来弥补在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失去的原有市场。例如,七十年代日美欧钢铁战以来,日本减少了对美国、西欧的出口,加强了对东南亚、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果,在贸易战最激烈的时期,日本钢铁总出口量仍然迅速增加。
提高商品的非价格竞争力,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以冲破保护主义壁垒。例如,日本从七十年代以来,加紧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促使商品结构向高精尖发展,以高质量、高价格弥补其数量难以扩大的损失。
通过财政金融政策扶植本国出口产业。各国政府主要通过减免租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等财政金融政策加强本国出口的国际竞争能力。例如,在美欧农产品贸易战中,欧洲共同市场对美国廉价农产品进口征收价格差税,并用这项税款作为本地区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使其出口价格接近或低于世界市场价格,以对抗美国廉价的农产品。而美国政府则对出口竞争力差的农产品,如奶制品,也给以出口补贴,支持其在世界市场上低价倾销,以打击欧洲竞争者。
组织措施。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研究和决定对付其它国家保护主义的措施。
目前西方的经济虽有复苏迹象,但失业情况严重,财政赤字庞大,货币也极不稳定,国际收支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企图从危机泥坑中尽快脱身出来,于是越来越乞求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以,保护主义和反保护主义的斗争将愈演愈烈,采取的手段也将更加多样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