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为了祖国的荣誉——记“铁丰18号”优良大豆品种的培育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5
第5版()
专栏:通讯

为了祖国的荣誉
——记“铁丰18号”优良大豆品种的培育者
李春乐 李 信
4月的北京,正是桃花初绽,柳芽吐翠的阳春时节。7日上午,国家科委2楼71号会议室里,洒满了春光。国家发明评选委员会的十几名专家、教授,经过几番严肃认真的审议之后,正酝酿着对这次获国家三十九项科研成果发明奖中唯一的一项一等奖——“铁丰18号”优良大豆品种,发表自己最后一次结论性意见。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静听一位中年知识分子的答辩。大约一个半小时以后,十几名专家、教授,得出了一致结论:“铁丰18号”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的优点,是国内近十年来培育并大面积推广的一个最优良的春播大豆品种,在国际上也跨入了优良大豆品种行列。
作为“铁丰18号”的培育者之一,辽宁省铁岭地区农科所副所长、中年农艺师单维奎,在刚才的答辩中还是那样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当他听到“铁丰18号”获得发明一等奖后,却激动得两眼湿润了。此时此刻,他怎能忘记二十年来和自己一起奋战的大豆育种组的同志啊!
如果把“铁丰18号”培育过程比作一场接力赛的话,那么,参加这场接力赛的还有杨柏玉、王国栋、葛佩清等同志。
这场接力赛是从1964年开始的。回顾这场接力赛的起因,还得从我国大豆生产在国际上的地位说起。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在历史上,大豆的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可是,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从领先地位退了下来,退到了美国后面,又退到了巴西后面……这样一步步的后退,对于大豆故乡的铁岭地区农科所的农业科技人员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痛心呢!当时,从事大豆研究多年的原东北农业大学早期毕业的农艺师王国栋(现为高级农艺师)同单维奎、崔香等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立志研制出一种赶超世界水平的优良大豆品种,为发展我国的大豆生产贡献力量。
第一道难关是选择杂交前亲本。王国栋、单维奎等同志根据自己的观察,决定选当地适应性较强的“45—15”为母本,荚粒多、抗病性强的“56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试验就这样开始了。他们从种子入土到荚果籽实成熟,不论风天、雨天,都蹲在试验田里,眼睛盯着小苗一点一点长大。春去秋来,汗水凝成果实。这年秋天,他们从杂交种中选出了28粒比较理想的种子。谁能想到,这28粒种子就是后来增产11.1亿斤优质大豆的由来。
常言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有别。28粒种子虽然同出一母,但也有优劣之分。他们要突破的第二道难关是选株定向。第二年,从省农科院转来的杨柏玉同志参加并主持了这项工作。他们把28粒种子种到选种圃里,出苗22株,随后又从这22株籽实中选择出225粒最优种子。又一年春天,他们把种子播在选种圃上,从出苗、长第一片叶,一直观察到结粒、收获。植株的每一个变化,他们都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每棵植株上数不清滴下了他们多少辛勤的汗水。
1966年夏秋时节,他们的试验正在进行中,巨大的政治风浪冲击了这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农科所,有人说大豆育种组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于是,王国栋被“专政”了,杨柏玉被剥夺了搞科研的权利。大豆新品种试验面临着夭折的危险。年轻的科技人员、五十年代中专毕业的单维奎同志挺身而出,勇敢地接过了继续试验的接力棒。他把选种圃保护起来,不让它受政治风浪冲击。有些好心人劝他:“没看眼下是啥气候,还顶着风险搞那玩艺干啥!”单维奎语重心长地说:“为了祖国的荣誉,个人担点风险算啥!”他带着二十多名同志走遍全省24个试验点,一块田一块田,一株苗一株苗地进行现场观察。杨柏玉在劳动改造的空隙偷偷跑到试验区进行观察,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研究资料交给当时的生产指挥部。王国栋在种子收获时,也偷偷地把精心选出的种子保存下来。他们就是以这样不畏险阻的精神,一棒接一棒地攀向高峰。
1974年3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批准推广铁岭农科所研制的这种大豆种,并定名为“铁丰18号”。一个豆科植物从未有过的优良品种脱颖而出,它的生命力迅速显示出来。种植面积由几平方米发展到500多万亩,播种区域跨12个纬度、7个省市,28粒种子已繁衍出46亿斤优质大豆。它的单产远远超出国内所有的大豆品种。
科学研究的接力赛是没有终点的。此时,“铁丰18号”大豆育种组的同志们不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他们想得更多的是“铁丰18号”的不足,决心尽快地再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在科学研究的跑道上,一场新的接力赛已经起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