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里根政府军事战略剖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5
第7版()
专栏:专论

里根政府军事战略剖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张静怡
里根政府力图实行“重整军威”、加强军事实力、全面对抗苏联的强硬战略,但是面对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它所采取的不合时宜的对外政策使美国分散力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十年前,正当美国深陷印支战争、无力他顾,而苏联却趁机依仗其迅速增强的核和常规军事力量向世界全面扩张的时候,一位美国政府著名人士在回顾战后以来美国力量衰落的情况以后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面临的“非常困难的任务是,如何把有限的手段用来实现仔细阐明的目的”。
十年过去了,前后四届美国政府都曾不遗余力地为解决这个“手段”与“目的”的矛盾寻找战略上的出路。里根以前的三届政府比较果断地做了两件事:其一,从印支战争这个“无底洞”脱身出来,其二是结束了同中国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这就为美国争得一段喘息时间和相当的回旋余地,去重整旗鼓,对付苏联日益严重的挑战。与此同时,它们还曾一方面寄希望用谈判和条约之“网”套住苏联,制定一些核竞赛等各方面的“行为准则”,藉以约束苏联的扩张;另一方面,采取种种应急措施,收缩亚洲的、增强欧洲的军事部署,加强与盟国的合作,着手发展和部署新一代的核与常规武器,等等,企图用硬的一手增强对抗苏联的实力。此外,它们还积极插手中东的阿以争端等第三世界矛盾冲突的解决,设法到处围堵苏联的扩张活动,甚至期望能够“釜底抽薪”,减少和消除某些可被苏联利用的机会。
这一套办法实行的结果,固然使以往那种战略重点在欧洲而兵力部署却“东重于西”的局面得到纠正,初步稳住了欧、亚阵脚;但无论核态势还是常规态势并没有多大改善,“缓和”也没有能“套住”苏联,相反倒成了苏联分化美欧的有力工具。特别是,“祸不单行”,对苏联扩张活动的围堵还未奏效,伊朗的巨变又使美国的“堤防”一夜之间出现了一个更大的缺口。紧接着苏联入侵阿富汗,矛头直指波斯湾这一要害地区,形成了对美国和整个西方利益的更大的现实威胁。这种情况引起美国朝野的严重忧虑和不满,普遍要求另谋出路。
正是在这一困境下,在美国出现了一场持续的、空前激烈的关于美国未来战略的大论战。其涉及范围之广,从全球战略到地区战略,从威胁的性质、核和常规的作用、武器的发展方向,直到各种战术细节。透过这些争论,可以看出美国的军事思想中出现了若干新的动向,这主要是:第一,对以往那种“单打一”的核威慑大大失去信心,重新转到传统的常规领域去找出路。第二,认为必须把全球抗苏当作“一盘棋”来灵活地处置,力求夺取战略上的主动权。第三,在手段上,设法“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里根政府的军事战略中,有些内容是前几届政府已经定下来的;有些是以前就有所酝酿,但由于当时的国内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实行的;也有一些是对一些新的军事思想兼收并蓄而提出的新设想。它同七十年代的美国军事战略相比,已有若干明显的变化,主要是:
(1)对苏联采取了全面对抗的强硬方针,把获取某种优势、从实力地位出发同苏联角逐,作为重建美国军事威力的目标。它虽然宣称其“战略是防御性的”,并且提出要“促进和达成控制和削减武器的协议”,但是明确强调今后要用“加强防务”的手段,“使苏联受到必要的刺激”来达到这一目的。
(2)作为总的原则虽仍采取“威慑”概念,但在具体措施上,处处着眼于加强实战准备。目的在于“使任何潜在的敌手相信,侵略的代价高得没有理由发动一场进攻,假如遏制失败,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来击败进攻”,“不让敌人实现它的目标,并在对我们有利的情况下迅速结束这场冲突”。
(3)继续改善核作战能力,以使敌手相信“打核战争是一个不能接受的选择”;但是不论从预算分配还是从装备、训练看,美国今后备战的重点已经明确地转向“加强常规力量的战备及其连续作战的能力,并使这些力量的装备现代化”。
(4)强调美国的“战略计划应当建立在同苏联打一场持久的常规战争的基础上”。认为“鉴于苏联经受长期战争的能力有了提高”,美国如果只准备打一场“短暂的战争”,其威慑力量的“信誉就会削弱”。
(5)要具备打大小规模不等的各种类型战争和对付各种级别的威胁的能力。里根政府仍然以“对美国安全特别要紧”的西欧以及东北亚和近东、西南亚为战略重点,但是要求美军作好准备“在一个或多个战区”,对付从核进攻直到以使用武力相威胁的“各式各样的紧急情况”。
(6)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力争灵活主动,守中有攻,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而“不是非要打一场由克里姆林宫选择的战争不可”。强调只要战事一起,美军就要“主动出击”,尤其要发挥海、空军和技术优势,选定一个或几个“既是苏联的弱点、又是苏联的要害之处”作出反应。
(7)为了适应上述各种需要,要求建立一个“大大加强的”、“灵活的力量结构”,并且努力提高其“机动性”。为此除了改进各种基地和支援设施,加强海运、空运能力以外,还宣布今后“快速部署部队将不单只是集中用于对付盛产石油的波斯湾所发生的危机”;同时采取步骤来“完全改变过去十年里忽视我们的特种部队的做法”。
(8)更加强调经济、贸易以至宣传等对军事的配合,力求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全面对抗苏联。

里根政府的上述“重整军威”、全面对抗苏联的强硬战略,反映了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矛盾和争夺的激化,同时也反映了美国的民心士气已从印支战争的“综合后遗症”中得到某种恢复,美国政府觉得自己已经可以有所作为。但是,里根战略似乎注定要走一条崎岖的道路。
(1)军事上最关键的是,一旦苏军在某地发起进攻,按照不同苏联正面“硬拚”而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巧打”原则,到哪里去找准一个或几个既是苏联的弱点、又是其要害的地方加以反击。同苏军相比,地面部队并非美军所“长”,乞灵于海军反应就成为实行里根战略的“必由之路”。可是,虽然海上作战较之陆上作战确是苏联的一个弱点;对这个横跨欧亚的大陆国家来说,海上却并不是它的真正“要害”所在。
(2)经济上,为了推行这一战略,需要对美国的整个军事机器进行广泛的变革。而大规模增强常规力量又远较核军备为昂贵。严酷的现实是,“里根经济学”迄今尚未能给里根战略提供稳定可靠的充分保证。
(3)发挥技术优势,是美国赖以建立对抗苏联的信心的一大重要支柱。毫无疑问,这是美国之“一长”,有很大潜力可挖。但是,先进的技术往往不会轻易地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利。首先,从先进的技术变为实用的新武器就是一道关口。在这里,美国的“求实精神”时常受到美国各种集团和军种间的不同利益之争以及军事上的某些保守主义的障碍,而得不到发挥。其次,即使有了好的新武器,也只有同与之相适应的新战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变成战斗威力。
(4)政治上,美国的民心士气和决策层的统一意志是否足以支持这一战略的实施,也不是没有疑问的。与里根政府两年前接任时相比,美国公众的情绪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庞大的军费开支不易得到通过,而“黄油与导弹”之争已在日甚一日地困扰着里根政府。巨大的和平运动浪潮又从西欧横渡大西洋来到美国,给里根战略的推行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
此外,即使有了好的装备和战术,还要有人去用。现行的全募兵役制度,显然无法满足新战略的需要,而要恢复某种形式的义务兵役制,政治上还有相当的困难。
(5)充分利用苏联在各方面的弱点,是里根战略的一个重要思想。近年来美国朝野对苏联的弱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范围之广和论著之多,已经到了出现“(苏联)弱点分析学”这一崭新名称的地步。这些分析遍及苏联的经济、政治、军事、民心士气、民族矛盾和盟国关系,等等。但是,苏联之“弱”并非命定就是美国之“强”,美国是否能够加以利用还是个问题。
(6)美国能否取得全球范围内放手对付苏联扩张的行动自由和战略主动权,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保持西欧和东北亚这两条重要陆上战线的稳定性。这自然有赖于盟国和有关当地国家的合作与支持。问题是,由于各国所处战略地理位置和国家利益不同,它们在对苏联威胁的估计,应采取的政策和分担的任务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而且,这些分歧又因近年来遍及西方的经济危机所引起的各国间的摩擦而加深。
鉴于上面所述,里根政府能否解决“手段”与“目的”的矛盾,目前还很难作出结论。

其实,这个矛盾并不是美国一家独有。说到底,世界上还不曾有过任何一个政府拥有可供自己随心所欲地用于军事手段建设的足够资源,即使对二次大战以后、力量处于极盛时期的美国来说,也不例外。
军事战略固然是服务于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但是,任何高明的军事战略的实行,又须以是否有一个高明的对外政策予以保证为前提。一项不合时宜的对外政策,则往往分散和削弱自己的力量,给本来已感不足的军事力量增加新的重担。道理古已如此,只是“于今为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特点是,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空前加剧和它们“对世界局势的控制能力”,包括它们对自己盟国的控制能力空前下降。它们虽然积聚起人类有史以来所未曾有过的巨大军事实力,但是,这种实力的增长却远远跟不上它们所面对的各种“挑战”的增长。而中、小国家,包括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它们的盟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提高。对任何大国,哪怕是超级大国来说,能否正确处理同这些中、小国家的关系,都不能不影响到它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的关键。
两年前,里根政府接任之初,正是苏联因出兵侵略阿富汗并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而在世界上陷于政治上空前孤立的时候,从美苏争夺来看,形势曾经是有利于美国争取到更多支持以遂行其抗苏战略的,但是有利的条件并没有自动产生有利的结果,人们看到的是,里根政府以使自己几乎陷入同所有各类国家双边关系的麻烦之中而渡过了两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里根战略为美国增强的力量是否抵得过里根对外政策为美国分散了的力量,是谁也没有把握作出肯定答复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