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罗湖桥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5
第8版()
专栏:

罗湖桥头
关山
我和原国家经委副主任周仲英同志结伴而行。周老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当年曾经在罗湖桥头站过岗。到深圳后,访问的第一站就是罗湖桥。登上桥头,周老停住脚步,他在寻找当年罗湖桥的遗迹。然而,他失望地笑了。他望着海关检查站和络绎不绝的港澳同胞,脱口而出道:“变了,一切都变了……”
1926年的深圳还是个弹丸之地的小镇。而罗湖桥便是小镇边上的一座破旧的通行桥——广东人去香港的必经之地。那时,通行的人也零零落落、寥寥无几。桥面共分三段,这边的一段归广东当局负责,当中一段为自由区。广东人拿着通行证,通过桥上的自由区就到了那边的一段,并接受荷枪实弹的军警粗暴的检查。现在,港澳同胞腰板已经挺直,他们喜冲冲地过罗湖桥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他们受到我们边防人员的热情接待。
深圳接待处的老曾同志,陪同我们登上桥头那座三层的白色了望楼。老曾指着罗湖桥对面那些七零八落的矮木板房和铁皮顶房屋,告诉我说那就是香港地界了。他看我疑惑,便解释说:桥那边并不重视边界上的建设,因为他们认为那是没有意义的,是挣不了大钱的。他们为了获得高利润,集中发展香港市区的商业、金融、地产,抛售地皮竟以每英尺计价,加上繁重的税收,每年都为当局赚取了大量的金钱。
我回首了望,深圳市容一览无余。距罗湖桥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如今已削掉了绝大部分。汽车从外地拉来红砖,卸下垛在那里,如同万条红色长龙。这块地方划归罗湖新区。再往远处望去,只见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深圳的同志幽默地对我讲,他们每次出差回来,都有一种感受,几天不见,不知市里什么地方又从地下钻出一幢新楼来呢?市政府计划在只有二平方公里半的面积上,盖150幢大楼,最低的18层,最高的44层,现在已有十几幢大厦耸立起来,目前正在装修内部。假如你在深圳市区转一圈,便会发现到处在施工,车水马龙,如同一个大工地。我仰望头顶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心里腾起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豪感,不禁脱口吟道:“风景这边独好”。
老曾同志在一旁听了,笑着冲我点了点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