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美苏核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7
第7版()
专栏:

美苏核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本报评论员
当前,美国和苏联围绕着中程导弹问题展开的争斗进入了一个新的回合。双方各不相让,争吵激烈,大有使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不久前,美国就裁减中程导弹谈判向苏联提出了一个新建议,主张两国订立一项“临时协定”,规定美国大幅度减少它计划在欧洲部署的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数量,而苏联则在全球范围内把它现有的陆基中程导弹弹头的数量削减到与美国同样的水平。苏联对美国的建议一口拒绝,再次重申它去年12月间提出的裁军建议,要求美国放弃在欧洲部署新导弹的计划,苏联则准备把它在欧洲地区的中程导弹数量减到英、法核力量的同等水平。5月3日,它又提出,它可以把自己的中程核运载工具和弹头数量减少到包括英、法在内的北约的同等水平。
美苏的这些建议,突出地反映出它们在核裁军问题上各自的打算。美国是企图限制并削弱苏联在欧洲和亚洲地区的陆基中程导弹的优势,使自己能在欧洲部署新导弹,达到同苏联势均力敌的地步;而苏联则谋求通过谈判,打掉美国在欧洲部署新导弹的计划,限制英、法的核力量,从而维持自己在陆基中程导弹方面的优势,继续保持对西欧的威胁。最近一个时期,它们一方面互相指责对方缺乏裁军诚意,压对方作出让步;另一方面则互相进行威胁。美国扬言一旦双方达不成协议,它将按预定计划从今年年底开始着手在欧洲部署新导弹;苏联则加以回击,声称如果美国在欧洲部署任何新的导弹,它就要采取“及时而有效的”对抗措施,并威胁要在美国附近部署导弹。人们可以看出,在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核裁军谈判的同时,正孕育着核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升级,从而使核战争的危险进一步增长,这对欧洲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都造成严重的威胁。
两个超级大国在中程导弹上的竞争,实质上是它们长期争夺欧洲的重要方面。苏美为了争夺霸权,不断在欧洲地区扩充军备,形成东西方军事力量严重对峙的局面。在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新一代中程导弹的发展,苏美核军备竞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77年,苏联研制成功并开始部署新式的多弹头SS—20导弹,使欧洲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对付这种局面,美国在同它的西欧盟国反复磋商后,在1979年底的北约会议上作出一项“追补军备”的决定,确定由美国制造两种新式中程导弹——潘兴Ⅱ式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并从1983年底开始在西德等五个西欧国家进行部署,以对抗苏联的SS—20导弹。苏美两家这种水涨船高的核扩军,引起西欧人民的不安。近年来在不少国家中,广大人民群众一再掀起反对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和平运动,他们维护和平、防止核战争的正当愿望理所当然地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
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军备战活动是全球性的。它们不仅在欧洲,而且也在亚洲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美国主张,苏联从其欧洲地区裁减下来的导弹应该加以拆除,不能向东转移。苏联则坚持要把它从欧洲地区撤出的中程导弹转移到亚洲地区,以对付所谓来自亚洲的核威胁。很显然,如果这种裁军谈判的结果,仅仅是让苏联的机动性很强的SS—20导弹从欧洲地区东移到亚洲地区,这并不会使西欧的安全得到真正的保障,而只能是给国际形势增添新的复杂因素,加剧苏美在亚洲的核军备竞赛。苏联的这一企图不能不使与苏联邻近的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感到严重的关切。不言而喻,如果苏联真的要裁减其欧洲地区的SS—20导弹,那么,它就应该将这些导弹就地销毁,而决不应加以转移。何况,苏联在其亚洲地区已经部署了大量的SS—20导弹,对亚洲国家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认为,苏联还应大大削减其在亚洲地区的这种导弹。
苏美两国举行中程核武器谈判,断断续续地已进行了一年半之久,至今毫无进展,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两个超级大国并不想真正裁减它们的核实力,而是都想借谈判之机,削弱对手,谋求军事优势。
两个超级大国虽然口头上侈谈裁军,年年举行双边裁军谈判,但结果却连一枚导弹、一件武器也没有裁掉,相反它们的武库日益膨胀,军备竞赛的势头有增无已。这对美苏自我标榜的“裁军诚意”是莫大的讽刺。今天,两个超级大国在军备竞赛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世界各国人民强烈要求它们立即改弦更张,以严肃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裁军问题。它们是否确有裁军诚意,将以它们在核裁军和其他裁军问题上的实际行动来作检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