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杨静仁谈六届全国政协的最大特点 进一步加强党与非党人士的合作 文化知识界的委员是五届政协的两倍半,有十多位献身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国籍外国人当了委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8
第1版()
专栏:

杨静仁谈六届全国政协的最大特点
进一步加强党与非党人士的合作
文化知识界的委员是五届政协的两倍半,有十多位献身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国籍外国人当了委员
据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记者邹爱国、何平)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今天就六届政协名单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他指出,政协六届全国委员会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爱国人士以及各界人士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杨静仁说,这个名单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有关人民团体7个月的反复协商酝酿后,在五届政协常委会4月28日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通过的。他说,在2,036名六届政协委员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从五届政协的60%减少到了40%。
杨静仁说,在六届政协新委员中,有大量的年轻同志参加政协,这是使政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条件。
杨静仁指出,五届政协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形成了特别邀请人士超过委员总数一半以上的情况。六届政协尽量减少了特邀委员的人数,增加了各团体、各界代表人数。
杨静仁说,在新委员中,知识分子的数量大幅度上升,仅以文艺、科技、新闻出版三个方面为例,就有委员437人,是五届政协的两倍半。六届政协委员中有港澳同胞47人,是历届政协最多的。总工会、妇联等团体,少数民族、宗教等单位的委员人数都有增加,有的甚至增长了三倍。在这个名单中,还有十多位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工作、战斗了几十年的中国籍外国人。
他强调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在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六届政协中,不仅有当今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代表性人物;也有在近百年社会变革中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的后代、遗属。政协就是要联合一切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