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温故而知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8
第5版()
专栏:

温故而知新
编者按:这篇报道原载1951年7月6日本报二版“没有正确的工程设计就不能施工”讨论专栏。文中的编者注是我们新加的。时隔三十二年,重翻历史的旧账,目的是温故以知新。在计划、设计和施工上,态度都不严肃阳泉矿务局基本建设浪费严重应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指示彻底进行检查
国营阳泉矿务局对待基本建设的态度不够严肃认真。许多修建工作陷于混乱状态,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该局所属第三、第四煤矿及附设修理厂规模宏大,从去年3月到今年5月,该局进行了许多重大建设,修建投资总额在1,500万斤小米以上。但是,该局对待基本建设却没有长远打算和统一计划,以致造成严重浪费。
该局对于地面的运用没有统一计划,因而建筑工程中有朝建暮改的现象。如四矿修建了八栋工人宿舍,竣工不到二个月,工人占用不满一个月,就因另一工程需要这一块地基而全部拆除。近千公尺的涵洞根基,也因工程设计改变而全部废弃。材料库的围墙在不足半年的时间内更改三次。以上三项浪费小米100余万斤。(基本建设来回折腾的问题至今仍很严重。须知基建费用是人民辛勤劳动的果实,随意浪费是渎职和犯罪。——编者)
该局不少工程没有周密设计就盲目施工。四矿建筑一所极端重要的库房,没经过很好地实地视察,就设计出图案,并进行施工。结果,大量材料来回搬运。有的工人气愤地说:“砖、瓦、木、石大游行,小米瞎球扔!局长、矿长、工程师都睡了觉了?”四矿的自来水道工程因事前未很好测量,完成近千公尺后,因遇严重阻碍,又改线重做。四矿修建头灯房原来设计修11间,而地面只允许修7间,有些人还认为这总还“八九不离十”。(搞基本建设尤其需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八九不离十”、“拍脑瓜”、想当然办事,非出乱子不可。这样的教训太多了。——编者)更严重的是该局领导干部把这种对人民不负责的作风,说成“我们是没经验的”,“是在学习”,甚至美其名曰是“实事求是”。(过去没经验还可以理解,可是,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总不能老是“没经验”,老是“缴学费”而学不来本领。——编者)他们的计划往往一变再变,财政预算再三追加。有一件工程变更设计追加预算达八次之多。1950年统计即有17件工程(几占全数的四分之一)经过一次或数次追加预算,总工追加小米477.4万斤。而追加的预算又大部是因浪费所致。(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一些单位预报项目故意压低预算数字,待到施工后一再追加预算,以致基建费用大大超支。这个问题现在也十分突出。——编者)前述四矿修建库房就是一例,该项工程追加的小米11.1万斤,差不多只等于两次变更工程地址移动材料的费用。
该局在进行基本建设中,各种制度混乱,无人负责。为什么该局能够随便变更计划追加预算呢?因为他们没有实行经济核算制。(说得好!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就必然会吃
“大锅饭”。浪费国家资财而不受任何法纪制裁和经济处罚,这种做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编者)华北煤业管理总局拨来的款项、器材,不管是国家的投资还是生产经费,该局是“那儿需要就那儿用”。建筑科、材料科、工程科、会计科各自为政。建筑科数次变动计划与追加预算,但不与会计科联系。材料科已把某项工程所用材料按照规格采办妥当了,而工程科却又把这项工程工料全部包出去,所买材料只好存放起来。工程竣工后,施工部门不通知有关部门检收工程,不结算财目。有的工程竣工已经半年,并且业已使用,而会计科向上的报告还一直是“工程尚未完竣”。所余大量材料全部抛弃,无人经管。工程设计、审核、施工职责不明确,一个图案设计审核后,没有人签名盖章,发生事故后不易追究责任。(现在,有些地方发展为只“划圈”,不负责,这种办法实在要改革。——编者)同时大部工程出包给私商后,既不进行认真的监督与指导,又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致使私商有机可投,偷工减料现象层出不穷。三矿风机房梁木原设计为30公分,但包商用的是不足25公分的梁木,在竣工后数小时发生大梁弯曲折断,几乎造成砸死工人、砸伤机器的重大事故。四矿头灯房原设计为双砖墙垛,施工后改为一砖半。结果房未做起,即发生倒塌现象。四矿新建工人宿舍,包商违背合同,将一批椽木劈开顶两根用。该局现场监工人员,见到后既未制止,也未向上级报告。该局所建房屋大部漏雨,其中不少因根基打夯不力,下雨后根石下陷,墙壁崩裂,有的已经倒塌。四矿1950年秋季建的新房,今年春季即有倒塌的。
今年5月以来,阳泉矿务局对此种情况已作了初步检查与检讨;但还非常不够,尚须进行认真检查,以求彻底改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