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推销员之死》排演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8
第7版()
专栏:

《推销员之死》排演侧记
瑞涛
5月7日,北京人艺公演了话剧《推销员之死》。这是美国当代著名戏剧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此剧表现一个名叫威利·洛曼的推销员,在社会和家庭各种矛盾的重压下,精神濒于崩溃,最后走向自杀的命运。在北京人艺排练此剧时,密勒先生不远万里,亲来北京人艺执行导演。
“太棒了!”——阿瑟·密勒在听了演员们第一次对词之后,不无惊讶地发出了这样由衷的赞叹。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下飞机后第二天就开始了工作。这固然反映了这位老艺术家的工作热情和对时间的珍惜,但也看得出,他原来对演员和舞美设计者们的准备工作是有几分担心的。出乎他的意料,布景和服装设计都使他感到十分满意,连声称赞“非常好!”他说没想到演员们不但都背出了词,而且读出了词意,读出了语气、神态。通过对词,他感到演员们对人物和人物关系的把握,“百分之九十五是正确的”。说明演员们对人物,对剧本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以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理解了。他说:“今天晚上我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艺术上是相通的——进入排演之前,演员们曾担心双方在导表演方法上可能会有互不了解、不甚一致之处,影响排练进程。可一排起戏来,这个顾虑很快就消除了。尽管导演和演员们相隔万里,生活在不同的国度里,但在艺术上却是相通的。密勒说过这样的话:
“我不想让中国演员单纯模拟美国人的外形,那是噱头。我要求演员从内心出发,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追求神似。”这也正是人艺的演员们所追求的。共同的追求,使双方有了共同的语言,虽是初次合作,但可以一点就通。因此,排演场的气氛融洽和谐,人们心情愉快,进展顺利。这样一出大戏,现实、回忆、幻觉交替穿插,表演区不断变换,仅用了四天时间就进入了细排。
“我选对了演员”——此剧的主角威利·洛曼是由英若诚扮演的。这是阿瑟·密勒的特别邀请。早在1980年英若诚随曹禺访美时,他们俩就结识了。去年,英若诚在中、意、美合拍片《马可·波罗》中扮演元世祖忽必烈。此片在美国首映后获得轰动性的成功,更使密勒对这位既能演戏、又通英语的演员十分欣赏。不管从哪方面说,威利·洛曼这个角色都是相当难演的;不仅要演人物的现实生活,还要演他的回忆、梦境乃至于幻觉。通过排练实践证明,英若诚以真实、深刻、含蓄的表演风格,娴熟的表演技巧。准确自如地完成了角色的创造任务,致使阿瑟·密勒很满意。认为他选对了演员。
在排练过程中,密勒一再强调他的戏剧观,密勒认为“这个戏的力量就在于它所包含的人之常情”。因此,他希望演员的表演要尽量的真实、具体、细腻。用这一要求来衡量,他对扮演林达的演员朱琳,扮演查利的朱旭,都非常赞赏,同时对中年演员李士龙、青年演员米铁增扮演的比夫与哈皮(威利的两个儿子),也比较满意。
密勒来北京后的第三天,曾举行了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会上,一些外国记者们担心,中国观众是否能理解这个戏。阿瑟·密勒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八十年代的中国观众,完全有能力来欣赏他的剧作,这次和北京人艺的合作,也将获得应有的成功。(附图片)
密勒(左一)同英若诚(右一)讨论剧情。 苏德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