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创作繁荣与理论活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0
第5版()
专栏:

创作繁荣与理论活跃
荒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文艺战线经过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继续不断地批判“左”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展开了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得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健康的发展。
在短短的几年中,创作繁荣,新人辈出,理论活跃的情况,是建国以来所罕见的。
从整个文艺战线来讲,检验和衡量文艺工作的成就,毫无疑义,首先决定于创作是否繁荣;是否坚定地贯彻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决贯彻了“双百”方针,力求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能否真实地深刻地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创造出生动鲜明的各种人物形象,特别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
然而,创作的繁荣和理论的活跃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我们承认理论来自于实践。但是,文艺理论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强调无产阶级世界观、共产主义思想武装文艺家的头脑,观察社会,深入生活,真实和深刻地反映现实,使我们的文艺创作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
理论不活跃,思想僵化,不能克服和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对文艺创作中的许多问题和倾向,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批评,动辄进行简单粗暴的干涉和批评,就必然妨碍创作的发展和繁荣。相反,不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文艺创作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错误观点不进行研究和批评,听任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想泛滥,也必然导致文艺创作不能健康的发展,甚至误入歧途。
总之,文艺理论是为创作开辟道路的。
文艺理论工作、文艺批评不发展,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理论不活跃,不能指导创作,不会有创作的繁荣。没有创作的繁荣,也不可能有理论的活跃。也只有创作繁荣、理论活跃,才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培育和成长。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有简单粗暴的批评,如鲁迅所说:“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么既扼杀创作,也扼杀人才——既不可能产生天才的诗人和作家,也不可能产生优秀理论家。
因此,创作繁荣、理论活跃、人才辈出,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战线兴旺发达的一个标志。评价一个时期或一个时代的文艺运动,倘若不把这三个方面联合起来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就不可能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可惜,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文艺理论工作确实存在许多缺点,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特别是林彪、“四人帮”时期,散布了许多极左的理论,把理论批评工作当作一根镇压革命文艺的大棒,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以致至今还有人对文艺理论研究、文艺批评望而生畏,甚至厌恶反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已经过时了,而热衷于不加区别地搬用西方资产阶级文艺观点为时髦。也有人认为现在创作的繁荣,正是突破了文艺理论的各种框框,根本否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作用。在评价三中全会以来文艺战线的成绩时,对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方面的工作,也缺乏科学的分析。
应该指出,没有三中全会以来党所制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没有一个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拨乱反正,没有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辞》、胡耀邦同志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胡乔木同志在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十二大所提出的战略方针——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就根本不可能有现在文艺战线上这样蓬勃发展的局面。
在这里,不能否认文艺理论界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实事求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果没有对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文艺黑线论”等等极左思潮的批驳;没有对揭露林彪、“四人帮”罪恶的所谓“伤痕文学”的支持与鼓励;没有对表现社会主义新人的《乔厂长上任记》这类作品的积极肯定,对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作品《丹心谱》、《曙光》、《陈毅出山》等等的热情赞扬;没有对文艺理论中许多禁区的突破,对建国以来文艺战线上每次过火斗争的正确总结,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真实性、人性与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等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没有继续对文艺批评工作“左”的倾向和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必要的批评,那么,也不可能设想,文艺战线会有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特别是这几年文艺理论的活跃,争论问题涉及方面之广,探讨的深入,争论的激烈,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所少有的。而且,它为文艺理论的研究开创了一个真正自由争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是科学、是真理、是不怕批评的;也是批评不倒的,必须坚持。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需要发展。正如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一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样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文艺的特殊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充分发扬民主的、自由讨论的学风。
这几年文艺理论的争论,如果说有很大的成绩和收获,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我认为,编辑这本文集出版,无论对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确评价几年来的文艺运动,肯定文艺理论战线的成绩,发扬自由争鸣的学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建立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对理论工作者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和鼓舞!
为此,作为一个文艺评论的老兵,才敢于应约写了这样一篇简短的序言,作为对花费了辛勤劳动的编者的感谢,并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文集。
(本文是作者为《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集》写的序言,该书即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