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美育》——一个新美育园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0
第5版()
专栏:

《美育》——一个新美育园地
洪毅然
“五四”时期,蔡元培先生曾经大声疾呼:“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目前,我国正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任务,已在事实上提到日程上来了。
为此,需要做的事情,其中当务之急的一项工作,就是普及美学知识,帮助人们明辨真正的美、丑,以至不为庸俗低级的种种假“美”所惑。
湖南人民出版社有见及此,紧接一九八○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首次“美学会议”对美育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之后,从一九八一年起,编辑出版双月刊《美育》,迄今已经出至第十一期。该刊主旨非常明确,提出的口号就是要“普及美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内容则务求“图文并茂”,又“雅俗共赏”。无疑,这样的刊物,现在正是十分需要。特别因为“美学”这门学科,近年来在我国已由“冷门”变成了“热门”,甚至在社会上——尤其青年中,已经出现一种所谓“美学热”的时候,人们对学术性较强的专业书刊,往往苦于不易读懂,而又渴望入门,获得一些美学常识,就更需要诸如此类通俗书刊,负起美学知识的普及责任。所以,该刊出版两年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绝非偶然。
《美育》上的文章通俗易懂,栏目也很多,有美学知识讲话,美学随笔,美学漫步,美育丛谈,自然美欣赏,艺术美欣赏,生活美探讨等等,实际包括群众生活、生产各个领域中的审美活动实践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诸方面的审美教育问题。启蒙作用和向导作用,可称兼而有之。
有必要顺便提一下,到目前为止,尽管美学界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尚无一致意见,一直还存在着各派不同认识和争论。然而,实践已经说明:不仅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劳动,乃至科技、伦理、教育……诸领域中,实际都包含着不可忽视的审美因素,都有美学问题,正有待于积极探索、研究,才能促进不断丰富人们相关各方面的美育教养,提高全体人民的审美文化水平,从而也才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我希望已经有一定影响的《美育》,能循着它的上述既定方向继续前进,把它办得更好;而且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书刊,涌现出来,共为普及美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美育事业,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