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战友情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1
第7版()
专栏:罗马尼亚通讯

难忘的战友情谊
本报记者 黄炳钧
5月10日下午2时许,胡耀邦总书记满载着罗马尼亚人民的友谊告别这个美丽友好的国家。
胡耀邦同志访问罗马尼亚的5天,是会谈、参观活动十分紧张的5天,也是充满友谊、激情的令人难忘的5天。不论是在美丽的布加勒斯特,还是在多瑙河畔的加拉茨;不论是在黑海之滨的康斯坦察,还是喀尔巴阡山麓的布拉索夫,胡耀邦同志处处感受到罗马尼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和深厚感情。
在布加勒斯特,机场上一片热烈的鼓掌声、欢呼声和“乌拉”声。首都重型机械厂的职工、学生从工厂大门起筑成一里多长的人墙,夹道欢迎客人。在康斯坦察,造船厂船台上的电焊工,摘下头盔,热情地向中国客人鼓掌招手。在康斯坦察休养区,罗共康斯坦察县委在一家富有民族特色的饭店里设宴招待胡耀邦同志,艺术家为客人表演民族舞蹈,弹唱著名乐曲,最后以中国人民熟悉喜爱的《云雀》结束。
罗马尼亚人民友好的情谊在布拉索夫达到了高潮。齐奥塞斯库同志陪同胡耀邦同志乘汽车从首都来到这里。车队停在进入市区前的桥头,主人按照民族传统,用面包和盐迎接远方贵客。从这里到县委所在地5公里长的道路两旁,到处招展着中罗两国国旗,站着密密麻麻的人群。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跳起欢快的民间舞蹈,“乌拉”声响彻云霄。当天下午,在布拉索夫的体育馆举行了罗中友好群众大会。胡耀邦同志在群众大会上发表了热情友好的讲话,讲话总共不到20分钟,全场鼓掌、起立、欢呼达10次之多。胡耀邦同志引用了罗马尼亚十九世纪伟大爱国诗人埃米内斯库的一句话:“亲爱的罗马尼亚,我祝愿你什么呢?你有伟大的过去,祝你有伟大的未来!”这时,全场激动的情绪达到沸腾的程度,“乌拉”声久久不能平息。齐奥塞斯库同志在大会上同样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罗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高度评价了胡耀邦同志这次成功的访问。
布拉索夫市30万人口中,竟有15万人走上街头,欢迎胡耀邦同志。车队不论到哪里,哪里都聚集着欢迎的人群。直到晚上8点半胡耀邦同志一行离开布拉索夫时,暮色已经笼罩群山,街道两旁仍然聚集着热情的人群,挥手送别中国客人。
布拉索夫人民表达了全体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正象胡耀邦同志在一次即席讲话中指出的那样,这种友谊“是经过了长期的严峻考验的,是从大风大浪中过来的,因此是一定能够坚持下去、发展下去的”。
在访问期间,胡耀邦同志同齐奥塞斯库同志和罗马尼亚其他同志进行了多次亲切友好的会谈,探讨了进一步加强中罗两党团结合作和中罗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途径,并就当前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取得共同的认识。齐奥塞斯库同志说得好:“中罗两党、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它过去经受住考验,将来也会经受住考验”。
胡耀邦总书记圆满地结束了对罗马尼亚的访问,增进了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强了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为中罗两党两国的友好关系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