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发扬张海迪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2
第2版()
专栏:社论

发扬张海迪精神
八十年代的春风,吹绽了又一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继六十年代的雷锋同志之后,又一个响亮的名字——张海迪,在亿万人民中传诵。
“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是全国人民向四化奋进时代颖脱而出的一个时代精英。她那顽强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祖国大地上激起了强烈的共鸣。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业的人们,都从海迪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象张海迪这样深受群众喜爱、崇敬的人,群众这样争相学习的人,多年来是少有的。现在党中央发出号召,中央领导同志挥笔题词,殷切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这是我国政治生活和思想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反映了我国人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强烈要求,表达了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可以预期,学习张海迪活动的普及和深入,必将对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海迪的事迹如此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在于海迪以她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模范行动,回答了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海迪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断地摈弃旧我,逐步地树立起共产主义人生观。她不因躯体的伤残而悲观,也不因生活中的困难而退缩。她矢志奋斗,驱散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阴影,开拓出一条为祖国作贡献,为人民作贡献的宽广道路,得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的答案。这对于一切愿意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人们,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任何一个时代都造就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六十年代出现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助人为乐,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的形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与人间的新型关系。八十年代的张海迪,适应了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要求,形成了代表当今年青一代风貌的张海迪精神,这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勤于思考,奋发向上,掌握知识,尽责社会。我们学习张海迪,就要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发扬张海迪精神,把一切奉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发扬张海迪精神,就要有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遇到坎坷,问题在于如何对待。是百折不挠,乐观向上,还是一蹶不振,悲观厌世?精神状态不同,效果很不一样。张海迪从5岁起就遇上了命运的挑战,长期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且在升学、就业、前途等问题上都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她昂首挺胸地生活,以“即使跌倒了一百次,我也要一百零一次的站起来”的毅力和“死,我也要在大笑中死去”的乐观主义态度,终于为自己开创了新生活的大道,使一个需要依赖别人照料生存的人,变成一个为他人幸福献身的人。人是要有革命精神的。我们只要象张海迪那样,以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对待各种实际问题,就一定能生活得朝气蓬勃,生活得很有意义。
发扬张海迪精神,就要有渴求知识、刻苦自励的顽强毅力。搞四化建设,没有文化科学知识,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张海迪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她虽然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但发愤自学,成了一位有专业知识的文化人,用所学得的知识,服务国家服务群众,作出了许多健康人难以作出的成绩。我们要象张海迪这样,深切认识文化知识同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关系,尊重知识,酷爱知识,追求知识,切实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发扬张海迪精神,就要有对社会尽责、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张海迪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出类拔萃。她为群众治病一万多人次,以自己的疼痛为代价,减轻病人的痛苦,维护别人的健康,延续他人的生命。这种对社会尽责、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正是共产主义战士所具有的高贵品质。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身体有强弱,但是只要象张海迪那样,时刻想到为人民多做贡献,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创造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业绩来。
张海迪是党和人民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先锋,是我们伟大时代造就的千千万万个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代表。中央领导同志的题词,为我们学习张海迪,发扬张海迪精神指明了方向,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是有力的鼓舞。各级党委要加强学习张海迪的领导工作。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向张海迪同志学习,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各个单位要注意总结学习经验,表扬先进,使张海迪精神在各条战线上开花结果。愿千千万万个张海迪在祖国各个角落出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