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科技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2
第4版()
专栏:论坛

科技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钱三强
科学技术工作要开创新局面,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和选拔学术带头人或技术带头人。
所谓“带头人”,并不一定是本门学科或本项工程技术里,年龄最老、威望最高的名人,但应该是有本事的人。本事就是:在学术上或技术上有一定造诣;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干劲和创新精神;善于识人,用人,团结人。这样的带头人,研究所里需要,工厂企业里需要,大的科技攻关项目中同样需要。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生产建设中带关键性的38个科技项目,列出了一百个攻关课题。组织科技攻关,是当前一项很迫切的任务。如果每一个攻关项目,都选拔那么几个有本事的带头人,通过他们组织起一支科技骨干队伍,并且给予一定的人、财、物的支配权,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攻关的效果和速度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工作,不能靠人海战术,也不能靠拚财力、物力。一个单位,人多、钱多、设备条件好,不一定出的成果就多,科研水平就高,关键要看有没有一批有本事的带头人,要看人员的组合和使用是不是合理。
有本事的带头人从哪里来呢?靠培养,靠发现,靠实际锻炼。培养选拔人才,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人才不是自然而然冒出来的;相反,往往会遇到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碍,例如资历、名气、威望等等这类论资排辈的框框,就经常阻碍着人才的发现。只有坚持培养,突破禁锢,人才才能成长起来。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国原子能事业起步不久,急需一位负责设计方面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论资历,当时仅北京一地,可以承担这项任务的专家就有好几位,他们从事这方面工作时间长,发表文章多,有的还是国际上知名的学者。结果选中的却是一位中子物理研究室的副主任,他还属于当时科技界的“中”字辈,仅三十五六岁,论资历不那么深,论名气没有那么大。那末,为什么要选拔他,他有什么长处呢?第一,他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判断事物的能力;第二,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科学组织能力;第三,能团结人,既与年长些的室主任合作得很好,又受到青年科技人员的尊重;第四,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尽管这样,当时还是议论很多,无非是对他能不能挑起这副担子,表示不放心。可是实践证明,他不仅把担子挑起来了,很好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作的能干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现在他还不到60岁,还可以为发展科技事业和培养人才继续显身手。这是我了解并亲身经历过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既说明培养选拔科学技术带头人的重要,同时也说明,选拔人才必须破除陈规旧习。
应该说,我们现在培养选拔学术带头人,更有条件了。实行了学位制,将对人才成长起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我们各个部门和各条战线,有一大批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中年科技骨干,他们虽然没有获得学位,但按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并不亚于国外的博士;而且许多人已经独挡一面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他们完全有可能成为(或者实际上已成为)学术带头人,问题是要有人去了解、使用和选拔。为此,应当考虑经过一定的考核手续,授予他们相应的学位,希望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并实施给在职人员授予学位的措施。
现在许多同志用人,喜欢用顺手的人。我觉得“顺”与“不顺”要作具体分析。不好好工作,故意扯皮闹纠纷,这样的人如不克服毛病,是不好用的。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人习惯于唯唯诺诺,见机行事,逢人便说好,专门搞关系学,而不用心思钻研业务,不独立思考,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的人,用起来是顺手,可并不是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优秀人才,首先具有一种事业责任感,他判断事情、发表意见,只是从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出发,而不大考虑个人得失和人缘关系,因此,往往说话办事不那么“顺”。但是,使用这样的人,对工作很有利。这些人也可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因为从多年经验看,一个人的优点,往往同他的缺点联系着。比如,有创新精神、能干的人,往往喜欢发表见解,有朝气,这是优点;但如果过于坚持己见,不大考虑别人的意见,有时就显出固执或自傲,这就成了缺点。再好的人才,不论是在培养选拔过程中,还是已经成为“带头人”以后,都会有不足之处,关键是对他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要做具体分析,要发扬他的优点,帮助他克服缺点。这就叫知人善任。
总之,培养选拔学术带头人或技术带头人,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衷心希望各个方面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让成千成万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发挥更大的聪明才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