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改变集餐方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2
第4版()
专栏:科学信箱

改变集餐方式
卫生部卫生防疫司 郭节一
作者认为,把吃饭方式由集餐制改为分餐制,是防止疾病传染的一条重要措施。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见,各地不妨创造条件加以实施。
   ——编者
长期以来,在许多家庭、饭店或招待所里,采取的都是团团围坐、菜肴居中、各自伸筷、同食一盘的集餐方式。从卫生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是一种不良的吃饭习惯,必须加以改革。
出差在外的同志在招待所里吃饭,常常素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用餐,十来个人各自用筷子到同一盘中取食,极易传染疾病。就说肝炎吧,我国通过典型调查推算,患肝炎病和病毒携带者的数字相当多,防治肝炎已成为广大群众十分关切的问题,列入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再说结核病,解放前十分猖獗,死亡率曾高达十万分之二百。解放后,经过大力防治,六十年代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因十年内乱,结核病下降幅度缓慢,新发病日趋增加。我国是这两种传染病疫情较重的国家。而这两种病的传播途径,都与吃饭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改现有的集餐制为分餐制,是防止疾病传染的重要措施。
也许有人认为,分餐制不适于我国。其实,集餐还是分餐完全是一种习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分餐制,每人按需要索取自己喜好的食物,放在一个大盘内,大家坐在一起,分吃自己的饭菜,自愿交谈,说说笑笑,别有风趣。
还有一些同志认为,采用分餐制碗盘多,太麻烦。实际上,分餐制搞得好的地方并不觉得负担重。相反,可以分别情况采取进餐者自取饭菜和送还食具的办法。如上海多数饭店、招待所,都是在玻璃橱柜内摆出菜的实样,每种菜中有几个品种,另外还有汤,进餐者可以选择,饭后送还餐具,颇受群众欢迎。即使在某种情况下要增加一些工作量,为了预防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精神文明,也是应该努力做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