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鼓励县级领导干部热心林业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2
第5版()
专栏:

鼓励县级领导干部热心林业建设
山西省林业厅厅长 刘清泉
近年来,山西省林业发展速度较快,形势喜人,这与一些县的领导干部重视林业,关系很大。
1981年6月,在山西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林业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授奖大会上,表彰了右玉、平陆、翼城、偏关、屯留、沁县等十个县热心发展林业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授予他们“林业模范”的光荣称号。县委书记和县长当上“林业模范”,确是一件新事,在全省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扭转了过去“粮食上去戴红花,林业上去没人夸”、忽视林业生产的偏向,为全省进一步发展林业打开了新局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彰大会以后,很多县级领导干部坐不住了,开始自觉地抓林业,主动到省林业厅要求给予指导。山西省山多林少,植树造林任务大。1982年2月,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如果在几年内,全省有三分之一的县级领导干部成为林业模范,山西省的面貌就会大为改观。为了落实省委这一设想,去年6月,省里组织34个县(市)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到四县一市两队(平陆、夏县、翼城、吉县、临汾市和闻喜县东鲁大队、乡宁县西厫大队)观摩学习;请被评为省林业模范的平陆县长陈天源、翼城县委书记李红星、右玉县委书记常禄、偏关县长张世全介绍自己抓林业的经验。大家边看、边学、边议论、边交流经验,提出疑问,及时解答,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作为县里的主要领导干部该不该抓林业?平陆县长陈天源从平陆不平的地势,分析平陆人民贫穷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林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农业的发展。群众提出:“平陆要想富,只有多栽树!”这使他受到很大教育,明确了必须大力抓好林业的思想。
二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改变山河面貌。大家看到吉县和翼城县的林业发展较快,了解到是县委书记李红星先后在吉县、翼城工作,调到那里抓到那里,坚定不移地抓林业,为人民造福。大家一致反映:省里把我们列为三分之一的县,既感到光荣,又感到有压力,领导干部要象李红星同志那样,带头把林业抓上去。
三是作为县里的领导,究竟怎样才能抓好林业?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就是要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多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把个人、集体、国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要善于总结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敢于和破坏树木的人作斗争;还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发展林业。
省里表彰了一批县级领导干部,接着又提出全省要抓好三分之一县的林业建设,消息传开,鼓舞着全省各级干部重视林业生产,各地掀起你追我赶的造林高潮。右玉县在去秋一季造林12.7万亩的基础上,今春又造林20万亩,人工造林总面积已占全县总面积的45%,人均15亩,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完成宜林地造林任务的县。它的邻县左云县、山阴县奋起直追。左云县去年从地方财政中拨出100万元用于发展林业;山阴县拨出60万元发展苗圃,为扎扎实实造林打好了基础。
怀仁县财政自筹资金70万元扶持林业,今春育苗突破1.4万亩,育苗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1%。临汾地区的隰县放宽造林政策,给全县社员户划分的自留山,占现有宜林荒山面积的38.2%,去年共造林8万多亩。今春推行包山到户办法,又整地造林8万多亩。它的邻居蒲县,除积极办好县社常年造林专业队外,也放手把荒山划给社员作为自留山,造林速度不亚于隰县。临汾县今春植树800多万株。晋东南地区的壶关县,全县涌现出林业专业户、重点户2,345个,造林、植树、育苗分别占全县完成数的52%、38%、88%。晋中地区的榆次县,过去林业落后,县长万糜成提出抓好林业的七条措施,去年秋季就造林3,000亩,植树28万株,育苗510亩。夏县去冬今春由县财政筹集资金10万元,用于定植大苗,植树11万多株。如今,全县40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林网防护。
今年,山西全省造林进度快的还有芮城、垣曲、新绛、方山、潞城、沁源、襄垣、沁县等20多个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