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前途莫测的黎巴嫩局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2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前途莫测的黎巴嫩局势
朱梦魁
4月25日至5月8日,美国务卿舒尔茨为了挽救里根总统的中东方案,在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穿梭活动,并先后访问了埃及、约旦、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经过舒尔茨的斡旋,黎以双方终于就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问题达成了一项协议草案。
在舒尔茨出访中东之前,黎以美三方已经举行过历时4个月的33轮撤军谈判。由于美国的偏袒和纵容,以色列坚持种种蛮横无理的要求,致使谈判毫无结果。同时,由于美国拒绝承认巴解和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约巴会谈中断,约旦国王侯赛因宣布不代表巴解参加中东和谈。里根的中东方案面临夭折的危险。在这种形势下舒尔茨紧急出访中东,旨在首先促成黎以撤军协议,以便在里根方案的轨道上继续推进中东和谈的进程。
从目前已透露的撤军协议草案内容看来,黎以双方在原来僵持不下的三个主要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第一,关于黎以边界的安全问题,以色列原来坚持黎以实行“军事合作”,共同维护黎巴嫩南部的安全;黎巴嫩坚决反对以色列军队以任何借口留驻黎巴嫩。现在撤军协议草案规定,以军撤出黎巴嫩后,由50名以色列军人参与黎巴嫩南部边界的治安工作,以方人员只能乘坐黎巴嫩的军车在南部巡逻。
第二,关于以色列扶植的哈达德在黎军中的地位问题。以色列原来坚持要哈达德民兵负责黎巴嫩南部的安全;黎巴嫩强调哈达德在黎军中不能享有指挥权,他的地位问题纯属黎巴嫩内政。现在协议草案规定,哈达德将出任黎南部治安部队副司令,但不享有直接指挥权。
第三,关于黎以关系正常化问题。以色列一直要求先讨论双边关系,后讨论撤军问题;黎巴嫩始终强调,在以色列全部撤军和黎巴嫩恢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之前,决不同以色列讨论双边关系。协议草案规定,黎以双方在以军全部撤出黎巴嫩之后六个月,再讨论双边关系问题。
协议还规定叙利亚部队和巴解组织武装力量撤出黎巴嫩的条款。以色列之所以从原来的顽固立场有所“后退”,并不是因为舒尔茨外交手腕高明,而是美国的“贵重礼物”起了作用。在军事上,美国答应解冻向以色列提供的75架F—16飞机,并答应为以色列制造的拉菲式飞机提供先进的电子设备。在经济上,美国参院外委会在批准里根对以色列的25亿美元援助之外,又追加了4.25亿美元赠款。舒尔茨还表示“要继续增加对以色列的经济支持”。在政治上,美国将进一步密切美以关系,复活“美—以战略协调协定”。舒尔茨还向以色列保证,美国决不同巴解谈判,并重新邀请贝京访美。
然而,协议草案虽然达成,黎巴嫩局势仍然不容乐观。草案还有待签署和实施。以色列已表示它只是“原则”同意协议草案,并要求美国和黎巴嫩在一些“政治和安全问题上”作进一步的澄清。以色列内阁同意撤军协议草案的当天,以色列外长沙米尔发表谈话说,“以色列原则同意的只是协议草案,而不是最后协议。如果叙利亚拒绝从黎巴嫩撤军,我们根据草案的规定也不撤军。我们将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利益采取行动。”对于以色列的这一立场,美国公开表示支持。对此,一些外国观察家认为,美以在达成撤军协议草案的问题上协调立场,是要把“球”踢给阿拉伯国家,企图挑起阿拉伯之间的矛盾。舒尔茨在5月7日离开大马士革去沙特访问之前对记者说,“我认为,现在轮到黎巴嫩同叙利亚和巴解谈判的时候了。”
对于黎以撤军协议草案,叙利亚已经认为这是一份有利于以色列的“投降书”,“限制了黎巴嫩的主权”,因而拒绝接受。叙利亚重申,叙利亚是应黎巴嫩政府邀请派遣军队进驻黎巴嫩的,同以色列撤军无关。叙军将继续留在黎巴嫩。巴解组织也对协议草案持反对态度。巴解组织执委会在大马士革举行会议后宣布“拒绝和谴责”这个协议。
在这种情况下,黎巴嫩对协议草案的命运十分担心。阿明·杰马耶勒总统表示,如果以色列、叙利亚和巴解拒绝撤军,黎以协议将是“一纸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空文”。
目前,阿拉伯世界对黎以撤军协议草案反应慎重。除埃及表示公开支持、沙特和约旦表示有限支持以外,其他阿拉伯国家都未明确表态。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舆论已经对协议草案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反应。预计一旦黎以正式签署撤军协议,黎巴嫩同叙利亚不能就撤军问题达成协议,以色列将加强在黎巴嫩的军事存在,以叙有可能在贝卡地区进一步发生武装冲突,阿拉伯世界内部将出现新的复杂局面。随着黎以和叙以之间态势的演变,黎巴嫩国内各派的斗争可能将重趋激烈,从而导致黎国内形势继续动荡。
现在,舒尔茨虽然已经离开中东,但美国特使哈比卜仍留在中东,为使协议草案不致夭折而奔走。与此同时,黎巴嫩和中东局势又出现了更加险恶的兆头。在黎巴嫩国内,基督教民兵和德鲁兹民兵在东部阿莱和舒夫山区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在黎巴嫩的贝卡地区,叙利亚和以色列重兵对峙,双方都在增加军队,增强阵地,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特别令人不安的是苏联的态度。叙利亚已经警告说,如果发生战争,苏联将根据叙苏友好合作条约履行对叙利亚的保证。塔斯社发表声明,谴责美以侵犯黎巴嫩主权、准备对叙利亚和约旦发动战争。苏联驻黎巴嫩大使馆突然撤走了87名外交官的亲属,使气氛更加紧张。因此,黎以撤军协议草案虽然达成,但是黎巴嫩和中东局势前途如何,仍然难以预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