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划线”与破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3
第3版()
专栏:编余

“划线”与破格
据传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开科取士”,不是出题考文章,而是拉一根绳子,让读书人走过去,身材比绳子高或矮的都不要,单取与绳子一般高的。鲁迅先生很不赞成这种做法。在今天,有一些单位评定业务职称时,把国家规定的评职标准抛在一边,自行定出按学历与年资“划线”的办法。按照“划线”法评职称,可以不管被评者的实际水平和贡献,只问大学毕业多少年了,而无论贤愚智不肖,熬到年头就给提职升级,事实上压制了勤奋有为者,奖励了偷懒混日子的。其荒唐程度实在不亚于张献忠的“拉线”取士法。
张献忠的取士法,出于传说,不必管它;现实生活中的“划线”评职称法,却是必须打破的。打破一些单位自定的框框,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国防科工委批准二百多名中青年科技人员晋升高级技术职称,勇敢地破了这种“格”。其结果,评出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鞭策了那些暂时后进的人们。破格是对“划线”的一种革命,其它单位不妨也破一破格。
·叶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