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及时解除农民致富的顾虑——四川省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情况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4
第2版()
专栏:

及时解除农民致富的顾虑
——四川省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情况调查
本报记者 毛朝敬
四川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新鲜事和新问题。据对12个地、市的统计,目前专业户、重点户有109万多户,占总农户的6.68%。一些专业户、重点户组织了养蚕协会、养鱼协会、养鸡协会等民办的科研组织;一批农民离开土地自办工厂、自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有的养鱼协会在县城筹办鲜鱼市场;有的生产专业户与运销专业户自动挂钩,打开了产品销路;有的专业户、重点户利用荒山荒坡和“四旁”隙地建起了小果园、小茶园、小鱼塘、小菜园、小桑园;有的户承包了有数百农民做工的社办企业。总之,专业户、重点户中涌现出许多新事物,发现了很多“能人”。进一步活跃了农村经济。但是,当前由于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很猛,不少地方的领导工作没跟上,出现了不少新问题。目前最突出的是农民致富有“三怕”:
一怕政策变。有些人担心好政策长不了,想搞一阵,抓一把就收手,担心搞多了会是“老鹰抓住蓑衣,两天脱不了爪爪”。有的怕日后以财产重新定家庭成分。内江县有个农民原来兴办了两个瓦窑,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一开始,便自动撤了一个,后来干部劝他恢复,他说:
“今后运动来了,干部也保不了我不挨整”。资中县召开专业户、重点户先进代表会,县委、县政府领导原定和代表合影,后因照相时县委书记、县长未来,一些代表便说:“县上领导是怕沾着,今后陪着挨批。”
二怕“没有底”的税收。有些税务部门对专业户、重点户征税不当,在专业户、重点户中引起了思想顾虑。夹江县木城公社泉水大队王仁枢、王兴柱、徐良寿三户农民联合办榨油厂,去年5至7 月的两个半月中,总收入16,014元,纯收入6,384元,县税务部门准备征税5,000多元,三户农民不服,告到地区,结果确定征收1,000多元。
三怕社会活动负担过重和“红眼病”。一些出名的专业户、重点户每年要花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接待来访、外出讲课和开会;有的基层干部“吃了早饭下去走,专业户家中喝杯酒,下半晌回来把饭煮”。简阳县有一位农民做连枷,去年收入8,000多元,但大队要他交5%的“管理费”归干部们分用,否则不准搞。内江县史东公社太平大队六队豆腐专业户曾海山,每逢赶集那天,到他家吃饭的人有好几桌,有干部也有社员,吃后都不给钱,有时一个月吃酒200多瓶。安县汉昌公社六一大队二队养猪专业户刘定国,去年到他家参观“取经”的人川流不息,先后达31,000多人,加上他有四个多月时间外出开会讲课,他的爱人因此忙得不可开交。
四川省委、省政府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正在采取如下措施,消除农民的“三怕”:一、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加强对专业户、重点户的具体领导,不停留在一般号召上。二、保护专业户、重点户正当的经济利益。不准党员、干部去搭专业户、重点户的“股”,揩他们的“油”,不准搞“拉郎配”式的联合,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专业户、重点户摊派勒索财物。宣传介绍他们的经验,采用印发资料、广播宣传等办法;受益者应付给适当报酬。三、放宽政策。例如关于税收问题,本着有利生产和
“三兼顾”原则,在征税政策上给予适当照顾,可高可低的就低不就高,并简化手续,一般实行定额计征。四、“离土不离乡”的,可把承包地交归集体再由集体解决口粮,也可以把土地转让给其他社员代耕。五、动员和组织有关部门协助解决好专业户、重点户缺技术、缺良种、缺配合饲料、缺汽油、缺生产发展资金问题和愁产品销路等问题。上述措施已初见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