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德州地区采取措施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 千方百计杜绝新文盲产生 切实办好各级各类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4
第3版()
专栏:

德州地区采取措施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
千方百计杜绝新文盲产生 切实办好各级各类学校
本报讯 记者刘关权报道:文化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山东省德州地区,近年来采取有力措施,加速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去年以来,中共德州地委、德州地区行署在加快发展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大力普及小学教育。去年这个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97%,但巩固率只有62%,合格率更低。从今年起,他们在继续提高入学率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巩固率和合格率的稳步提高,千方百计地组织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入学,对确有实际困难的,允许他们晚来早走、带弟弟妹妹上学和只学语文、算术两门主课,切实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二)抓紧中等教育的调整和改革。每县改办二、三处农业技术中学,德州市要把三分之一的高中改为职业中学;农村的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让学生学好农、林、牧、机、电、建筑、食品等一、两门专业技术知识。
(三)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凡未完成扫盲任务的公社,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力量办好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扫盲突击班,使全区十万人脱盲。
(四)积极兴办幼儿教育,确保到1985年幼儿入园率达到60%,1990年达到90%。
(五)切实办好高等教育。地委下决心办好师范专科学校,并投资200万元新建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德州地委还确定,今后要逐步提高教育投资的比重,教育经费每年至少递增6%,今年比去年要净增240万元。今后,每年从地方财力中,尽量多拿出一部分钱来,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动员社队集体和社员群众集资办学,在今年内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