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一封批评信为何一年多无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4
第5版()
专栏:批评以后

一封批评信为何一年多无结果?
1981年9、10月间,一些农民纷纷向徐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他们在徐州火车站被铁路公安人员非法压价收购所带的鱼、虾、蟹、禽、蛋、生姜、蒜头等农副产品,并遭任意罚款;个别铁路公安人员还骂人、踢人、私分查收物品。
为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经绍赞、刘瑞文、李书宝、祁义权等四位同志,以个人名义向国务院、铁道部等领导机关和《人民日报》写信反映了上述情况。徐州市当即派调查组调查了此事,认为“来信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只是个别情节有出入。”国务院、铁道部先后将四个人的来信转给徐州铁路公安分处。公安分处没有认真调查处理,只以文件形式向徐州市委作了《关于当前整顿徐州车站治安秩序出现一些不良反映(即指来信中反映的对该处的一些人的不法行为的意见)的情况报告》。在递上报告的第三天,即11月14日,你报第三版发表了徐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绍赞等四位同志写的《哪能向进城农民敲诈勒索》的来信。12月26日,济南铁路局纪委派人进行了调查。但至今一年多了,未见处理结果。
去年3月26日,车站派出所一姓姜的所长给市工商局东站检查站打电话说:“为了保护旅客安全,行李房、候车室、售票处都不准你们去检查。”今年3月3日下午,检查站工作人员在车站行李房看到七麻袋棉纱,过磅处还有八袋,便向被检查人询问。这时,行李房“吴(明淮)书记”(人们都这样称呼他)对检查站的同志说:“我们都是熟悉的啊,(我们)上级不叫你们来查,你们怎么又来查了?”说过即到里面去了。马上出来一姓孙的工人同志,不容分说,从检查站工作人员手上夺过发票,蛮横地说:“你们凭什么来查?”又把发票交给被查的人,说:“你拿走,看谁敢来查!”后查明,15袋棉纱是徐州卫生材料厂非法转卖给私人的。 江苏 秦 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