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面对石油跌价的突尼斯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4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面对石油跌价的突尼斯经济
张惠国
“石油价格每下跌1美元,突尼斯国家预算就要损失500万第纳尔(约800万美元),国家收入就要减少900万第纳尔(约1,400万美元)”。这是突尼斯计划和财政部长穆阿拉听到石油降价消息后的反应。
石油历来是突尼斯的主要出口换汇商品。突尼斯是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但其石油储量仅1.3亿吨,年生产能力约500万吨,无法同该组织的其它成员国相比。然而石油美元对突尼斯经济发展的作用却是不容低估的。1981年,由于生产增长和油价上涨,突尼斯生产石油540万吨,换汇10.64亿美元,占突出口总额的54%,创造了历史上最高纪录。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世界经济衰退,石油“过剩”,油价下跌,1982年突尼斯石油减产为515万吨,换汇8.43亿美元,比1981年下降21%。1983年初,油价继续下跌。据估计,此次石油跌价将使突尼斯1983年石油收入减少4,000万美元,并出现3,200万至8,800万美元的收支逆差。而且,这一统计还是根据石油每桶售价30美元计算的。
石油、磷酸盐和旅游业被认为是突尼斯的三大经济支柱,而以石油为最重要。在突尼斯第五个发展计划(1977—1981)期间,每桶石油价格从1977年的12.09美元上涨到1981年的34美元,使突尼斯经济受益非浅。
现在,突尼斯正在执行新的五年(1982—1986)发展计划,规定总投资80亿第纳尔
(约130亿美元),比第五个计划增长一倍,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6.3%。这个新的五年计划是以石油价格继续以每年平均3.5%的幅度上涨为基础的。石油跌价造成的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政府不得不根据新的情况重新研究五年计划的执行。
据突尼斯官方人士向报界披露,目前要准确估计石油跌价对突尼斯财政收入的影响还为时尚早。如果世界石油市场继续供大于需,油价低于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的参考价,突尼斯政府将采取措施,以弥补油价下跌造成的损失。(附图片)
突尼斯加贝斯一化肥厂外景。
新华社记者 刘作文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