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就地加工 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5
第2版()
专栏:短评

就地加工 大有可为
围场县大搞土豆加工,增加了农民收入;扎鲁特旗一牧民办起乳品加工厂,一年收入千元。这说明,鼓励农牧民对一些产品就地加工,是一条前途广阔的生财聚财之路。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农牧产品越来越丰富。可是,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一些地方大量鲜牛奶找不到销路,大量瓜果蔬菜由于运不出去而腐烂,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而在一些城镇却存在着“买牛奶难”,水果蔬菜品种少,群众生活很不方便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项有效办法,就是要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就地加工。
一些地区的事实说明,搞加工和不搞加工大不一样,有些农副产品经过加工,其经济价值成倍提高。农民只靠出售原料是不容易更快富裕起来的。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发展农村的加工业大有可为。
提倡农牧民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应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贯彻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一般地说应以地产地销为主,不要与先进企业争原料,不要搞重复建设,列入国家计划的农副产品要保证完成。有些也可以加工成半成品,供应生产单位。过去受“左”的影响,农村的加工业一直很不发达,存在着设备短缺,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近两年,一些地方的机械工业部门,适应农村的新形势,生产出一批物美价廉的加工设备,受到农民欢迎。有些地方,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或派人到先进地区去学习,引进和培养出一批加工业的技术力量。有的商业部门有计划地安排作物、加工项目以及产品品种。这些做法都值得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