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劳动的赞美诗——《葛洲坝工地小景》欣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5
第7版()
专栏:摄影欣赏

劳动的赞美诗
——《葛洲坝工地小景》欣赏
凌翔
韩学章拍摄的《葛洲坝工地小景》,没有直接拍摄规模浩大的建设工程、气势磅礴的大江截流以及扣人心弦的劳动场景,而只是截取了庞大工程中的一个很小的局部——工人们正在架设皮带运输机这一小景。然而,欣赏者却可以从这个简洁、优美的画面上,感受到沸腾壮丽的工地景象和战天斗地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这种“借景抒情”的含蓄的艺术手法,的确表明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首先,作者选择了一个较低的角度,用仰摄的方法,将架设台高高地托入了云端。这样,浮云和晕日伴随着高空作业的工人,相互陪衬又相互照应,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了“离天三尺三”的一种错觉,显示了工人们“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境界。
其次,作者大胆地将镜头直对太阳,用大逆光拍摄,形成了一种剪影的效果。这样,完全隐没了人物的表情和细节,但从动态各异的人物中,却又仿佛“看到”了工人们丰富多样的表情,因而使画面在抽象中体现着具体,在宁静中显示着动感,表现了工人们紧张而愉快的劳动热情。
艺术创作贵于含蓄,象葛洲坝水电站这样巨大的工程,当然可以而且也有必要从正面去表现建筑大坝、堵截狂澜等具有宏伟气概的镜头,但不论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描写”,都应该讲究含蓄。含蓄当然不能离开具体形象的鲜明性和典型性,它必须对生活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浓缩,以有限的画面去反映丰富的生活内容,以相对静止的瞬间状态去体现运动的过程和深邃的意境。《葛洲坝工地小景》就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通过一个局部的小景和简练、生动的形象,使人领略到“景外之景”和“象外之象”;它体现了建设者们凝结在葛洲坝巨大工程中的理想、愿望、智慧、才能、意志和创造力量,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劳动创造了美和艺术,而《葛洲坝工地小景》则象诗篇一样歌颂了劳动的美。(附图片)
葛洲坝工地小景韩学章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