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海味河鲜任尔选——记广州水产品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6
第2版()
专栏:

海味河鲜任尔选
——记广州水产品市场
本报记者 江世杰 本报通讯员 徐英杰
阳春三月,正是鱼货上市的淡季,然而在广州却是淡季不淡。一天凌晨四点,我们赶往一德路西段——广州市河鲜贸易货栈所在地。只见一辆辆运载塘鱼、河鲜的卡车,把街道都挤窄了。从车上抬下的帆布箱内,肥鱼窜跳,水花四溅。街道两边200来名采购员和个体商贩,挤来挤去地正在物色自己要买的鱼货呢!四点半钟,交易活动正式开始。刹时间,车喧人嚷,桶筐碰击,加上货栈几位掌秤人员的唱买唱卖声,组成了一曲热烈、欢快的市场交响乐。货栈朱经理在我们耳朵旁大声说:在每天持续十七八个小时的交易活动中,象这样的高潮共有两三次。去年一年里,就在这不到200平方米的店堂内,成交营业额3,000万元,每个工作人员平均20多万元。
5点30分,我们来到水产品比较集中的清平路农贸市场。负责市场管理的罗满光同志说:“看早市晚了点,高潮已经过去了!”可是,我们仍然看到了与一德路河鲜贸易货栈门前相差无几的盛况。老罗告诉我们,这里每天上市活鱼一万多斤,平均每月40万斤;有11个摊点搞活鱼批发,25个摊点搞活鱼零售。
黎明的羊城,还有一处地方也象一德路、清平路一样灯火阑珊,人声鼎沸,那就是座落在海珠桥东、珠江北岸的广州市塘鱼批发部。这个由几条船组成的水上码头,每天要接待上百条从市郊和佛山地区各县送活鱼来的船只。闪着鳞光、欢蹦乱跳的鲜鱼网出船舱,过秤上岸,只消一小时左右,它们就出现在国营的、合作的水产店以及个体商贩的鱼案旁。去年,光是经过这里上市的塘鱼,就有45万多担。
批发业务如此兴旺,零售市场怎样呢?在海珠南路传统的肉菜市场不宽的街道两旁,一个挨一个地摆满了鱼案,鱼案边几乎都配有存养活鱼的金属水池或陶质大缸,而且大多数设有水管为鱼喷水增氧。卖鱼人态度和蔼,技术娴熟,一面操刀杀鱼剔骨,一边和顾客搭话攀谈。在这里买鱼,你可以指哪条买哪条,指哪块切哪块。如果还不中意,店主会从水里抓一条活鱼为你当场宰杀。我们好几次看到,提在顾客手中的鱼肉,还在微微颤动呢!
在一些国营鱼店和稍大点的合作鱼店里,另一些售货人员或者埋头在为宾馆酒家、机关单位成筐成盆地剖鱼片、剥虾仁,或者身系围裙在看管锅灶,那刚从锅里捞出来的鱼肉丸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9点多钟,我们又参观了一德路上长达千米的咸鱼海味市场,见到了在别处没见过的许多海珍品:折扇大的鱼翅,鸡蛋大的鲍鱼,粗似指尖的干贝,近尺长的海参……市水产局的同志告诉我们:这些在十年动乱期间几乎都是绝迹的东西。
搞活广州的水产品市场并非易事。首先,广州有近300万城市人口,就象四川人吃辣椒、山西人吃醋那样,广州人历来喜欢吃鱼,而且爱吃活鱼。第二,这里毗邻港澳,每天来往的港澳同胞和外国客人多,有些甚至是专门来广州品尝海味河鲜的。这两点决定了广州水产品供应任务的艰巨性:不仅数量特别大,而且质量要求高。1978年以前,就因为政策不对头,广州也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吃鱼难”。那时候,居民除了凭证购买牌价鱼外,想多吃一点,攥着钱跑遍全市也买不到。就连每年两次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供应也没保证;往往是外贸部门暂停水产品出口,负责接待的宾馆才能勉强配菜开餐。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看来搞好鱼的生产和供应,不仅要靠自然条件,而且要靠放宽政策,搞活流通渠道。只要认真贯彻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方针政策,其它城市,是同样可以象广州市那样改善水产品供应状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