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说几句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7
第3版()
专栏:

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说几句话
本报评论员
今年暑假将有27万大学生毕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批毕业生将要分配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现在许多同学已做出抉择,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也有一些同学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在犹豫、观望。我们愿就这个问题同大家谈一点看法。
经常读报的同志可能已注意到,近来报纸上介绍过一些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志愿到边疆、到基层艰苦创业的生动事例:
工程师赵正阶,在二十六岁的时候从北京志愿到长白山区,在深山密林中观察、研究鸟类生态二十年,写下大量论文,填补了我国鸟类生态学方面的一些空白,受到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好评。
人民医生周礼荣,195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志愿到缺医少药的豫东农村,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我国县医院第一个显微外科。
内蒙古伊克昭盟师范学校教师梁伯琦,生在黄浦江畔,长在苏州和杭州,是父母的独生子。1957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志愿到塞外草原安家立业,二十年内没缺过一天勤,没误过一节课,深深赢得人们的尊敬。
以上不过是当年从大城市走向边疆、农村工作的许许多多青年中的几个例子。这些同志本来生活在较好的环境,也有机会到条件优越的岗位上工作,但是他们做了另一种选择,自觉自愿地到艰苦的地方去战斗。相信今天的青年读到他们的事迹,都会感动。他们那种把祖国的需要看得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那种不图安逸、不怕吃苦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
我们经常说要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就要振兴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整个中华大地。越是落后的地区,越需要人去努力振兴,改变面貌。现在有些青年也爱祖国,也想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却不愿意离开大城市、离开家乡。这种态度是不对的。边远或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省区,地区辽阔,资源丰富,迫切需要具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去开发,去建设。如果大家都不愿到这些地方工作,祖国大半河山的落后面貌不能迅速改变,本世纪末实现四化的目标能达到吗?中华能振兴吗?我们真要振兴中华,就要志在四方,不能留恋大城市。
当然,到边疆、到农村、到基层去,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是要差一些,要准备多吃一点苦。有远大抱负的人,有强烈事业心的人,是不怕艰苦的。上面谈到的几位同志,不都是这样的人吗?有人把那些自愿到艰苦的地方、艰苦的岗位去工作的人称为“傻子”。其实,他们站得高,看得远,是最有出息的。如果说他们是“傻子”,那么,这样的“傻子”越多我们的国家就越有希望。每个时代都有一些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是“傻子”的人,他们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脊梁,那个时代的骄傲。我们决不要羡慕那种把个人利益摆在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的“聪明人”,这样的“聪明人”越少越好。
有一些人顾虑到落后地区会“埋没人才”。大城市、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对于事业的开展和个人深造,有利条件可能要多一些。但是,对这一点不要绝对化。落后地区要发展,要前进,更加需要知识,需要人才;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广大农民需求科学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到那里去,非但不会埋没人才,反而更有条件大显身手,更有利于增长才干。还要看到,一个人的才能会不会被埋没,不完全取决于环境,更要看主观的努力。在艰苦的环境中开拓出新的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自己的才能也大大提高了的例子是很多的。
为了四化建设的利益,我们强调合理使用人才,力求专业对口,学用一致。使用得不合理的,还要尽可能地加以调整。有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时本来可以从事自己的专业,却因为不愿离开大城市或家乡,改行干别的事,这是人为地制造新的学用不一致,应当避免。现在我们国家还很穷,能够上大学的在同龄青年中只占一个很小的比例,他们是很幸运的。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作为一个大学生,在结束学校生活的时候,理应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上去发出光和热。宁可改行而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甚至宁愿闲在家里也不服从分配,有负人民的期望,同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觉悟相距甚远,难免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我们希望在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分配中,不再出现这样的现象。
这里,我们也想对家长们说几句话。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战斗,要靠学生本身的觉悟,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家长的支持和鼓励。真正爱护子女,不是为他们想方设法准备一个安乐窝,而是要求他们不怕艰苦,敢于拚搏。这才是爱子之道,也是对国家、对人民应尽的责任。
为鼓励科技工作者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国家已制定并公布了相应的特殊政策。一些边远省区的领导同志也公开表示,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这些政策,加倍爱惜人才,欢迎“智力支边”。志在四方的好青年,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展宏图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