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扎根于爱国主义的追求——读长篇小说《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7
第5版()
专栏:

扎根于爱国主义的追求
——读长篇小说《求》
魏天祥 谢武军
德兰同志的长篇小说《求》,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追求真理、探索人生道路的少女廖凌之的形象。作品从一个成长中的普通人眼中,去看取世界,写人叙事,朴实、自然。尽管作品没有刻意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却仍能使人一口气看下去。小说在去年第一期《收获》上刊出后,不久便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许多青年对《求》产生了特别的好感。一些不同年龄、性别的青年读者不约而同地说,自己也是一个廖凌之,也在追求人生的真谛;有的青年佩服廖凌之的学问,为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白白地耗费了光阴感到惋惜,从而产生了追逐年华的决心。这些都说明,《求》不失为有启发、有教益的作品。
对文学形象的理解,往往离不开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能是由于主人公经历的动乱时代和历史的转折进程,与我们今天的时代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主人公在动乱中求知识、求真理的体验,才容易使今天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感情激荡,才容易唤起一些道路坎坷、境遇不幸的青年对于自身的发现。从根本上说,他们之所以对作品产生共鸣,是因为他们的追求,与廖凌之的追求,其思想基础有共同之点,尽管他们未必意识到这一点。
一个从西方到东方,又从东方去西方的人,为什么最终会在二十三岁的黄金年华,毅然回归故土呢?主人公在东方和西方所进行的不懈追求,是出于什么呢?这在那个时代来说,在一大批出国求学的爱国青年中,是带有共同性的问题。
廖凌之三岁时被人从国外带回南昌老家,在故乡生活了八年,目睹了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的酸辛和挣扎,目睹了民族的不幸和灾难,在审人阅世之中,祖国在她的心中生根了。她不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而且更热爱家乡的人民。短短的八年中,她同故土建立了不能割舍的感情。后来到了国外,她又时时怀念着故土,当外国人在提问时把中国想象得比实际情况还要落后时,她“总是很生气”;在报考牛津大学选择专业时,她清楚地意识到“我的根子在自己的祖国”,学业上一次又一次取得优异成绩时,她首先想到的是为中国人增添了一分光彩。由于她的追求始终没有切断同祖国的联系,没有切断这根获取无穷生命力的“脐带”,这就使她的追求,有了明确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正是有了这个基础,主人公才能在艰难的境遇中,把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才能在远隔万里的异域土地上,敏锐地感受到共产党的道路是真正拯救国家民族之路;才能最终在爱情与报国之间、在西方物质文明与东方艰苦生活之间,毅然选择后者;才能在天安门广场上巧遇当时新中国的“总管家”时,充分理解他讲的人生的真谛。
人们常说,作品主人公的追求,往往体现着作者自己的追求。这是千真万确的,《求》的作者,也正是如此。
德兰同志走上创作道路,也表现了她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六年前,医生诊断她患了癌症,已经上了手术台,又因她患有较重的心脏病而不得不使医生改变了主意。这位怀着赤子之心的老姑娘,以为自己的余年不多了,为了利用最后的生命为祖国人民再做一些工作,便制订了一个写作计划。她把疾病置之度外,接连编写了好几本学英语的小册子。前年,她退休后,又为大家献出了这部长篇小说。
德兰同志早年曾求学西方,全国解放前夕,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几十年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德兰同志在文学上虽然是个新人,但在生活的道路上,却是一位老人。用她的话来说,她是“当了五十多年的读者,年近六十才尝试当作者”。这是很耐人寻味的。目前,利用余年继续发光发热,进行文学创作活动的老同志,正在不断涌现。这些同志,将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一支新军。
当然,《求》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可能是限于作者的眼界,作品的背景显得不够深广。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前面细密,后面略嫌粗疏之感。尽管作品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我们相信,只要作者坚持这种追求,不足之处是会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得到克服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