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印度洋的明珠——毛里求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19
第6版()
专栏:

印度洋的明珠——毛里求斯
李红
从飞机上俯瞰,毛里求斯犹如一颗晶莹的明珠浮现在蓝色的西南印度洋中。岛的四周几乎完全为珊瑚礁环绕,黄沙浴场在太阳照耀下闪烁发光。岛上有湍急的河流,陡峭的山峰,青翠的山谷。棕榈、香蕉等热带植物漫山遍野,甘蔗林片片相连。市镇的住宅楼宇等建筑物掩映在热带的花木之中,使人感到一种特有的诗情画意。
在毛里求斯,你会看到各种肤色的居民:衣着华丽的印度、巴基斯坦人,头发卷曲的非洲人,混血的克里奥尔人,欧洲白人和相当多的华人。他们讲英、法、克里奥尔语还有我国广东、福建的方言。毛里求斯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这同它的发展历史有关。据说,毛里求斯在十六世纪以前是个无人居住的荒岛。荷兰人1598年占领该岛。以后又被法国侵占。荷兰和法国在占领期间,从非洲大陆运来大批奴隶从事垦殖。英国占领之后,又从印度运来大批劳工。亚、欧、非三洲的侨民也不断移居岛上。华人到该岛也有约二百年的历史了。但全盛时期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横征暴敛,我国沿海同胞纷纷飘洋渡海到毛里求斯谋生。路易港很多商店的字号都是用中文书写的,十分醒目。这里也有华人学校和中文周刊。
毛里求斯岛是由火山爆发形成的。大地表层原来布满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头。毛里求斯人一代一代地辛勤劳动,逐步将沙石地改造成良田。据说,每开垦一公顷耕地就得清理二三千吨石头。今天,在毛里求斯的田野里,劳动者早年清理出来的石头堆,象一个个小丘,仍历历在目。毛里求斯90%的可耕地都种植甘蔗,年产糖约六十至七十万吨。蔗糖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糖业已成为毛里求斯国民经济的“脊梁”。
独立后,毛里求斯人民在发展民族经济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毛里求斯的出口加工工业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较快。1982年的出口加工工业品由1981年的10.8亿多卢比增至12.4亿卢比。近几年来,毛里求斯利用岛上天然奇景,建起舒适豪华的旅馆,以发展旅游业。1970年,毛里求斯仅有用于接待国外游客的旅馆16家,接待游客27,000多人。1982年已增至51家旅馆,接待游客121,000多人。旅游业成为毛里求斯外汇来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去年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05亿卢比,平均每人1万多卢比,合1,000美元左右,在非洲国家中已名列前茅。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政府提倡增加人民的福利,实行免费教育、公费医疗和粮食补贴。教育普及率达80%,几乎家家有电视机。毛里求斯人民为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和提高文化正进行不懈的努力。
毛里求斯处在印度洋西南部,是欧、亚、非和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曾被称为“进入印度洋门户的一把钥匙”。十九世纪初,英法为了控制印度洋,对毛里求斯进行了激烈的争夺。路易港至今还有乔治炮台、威廉炮台等遗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利用路易港这个军事要塞,控制着欧亚之间的军事补给线。目前,超级大国在印度洋地区的角逐仍很剧烈,苏美舰队都加强了在印度洋的活动。今天,毛里求斯政府对内发展经济、巩固政治独立,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它要求印度洋实现非军事化,成为和平区,“反对外国军队驻扎在印度洋,不论是美国的,苏联的或是其他国家的军队”。毛里求斯政府的政策反映了毛里求斯人民的愿望,也符合印度洋地区国家人民的切身利益。(附图片)
首都路易港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