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应当重视鄱阳湖的整治和开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2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应当重视鄱阳湖的整治和开发
本报记者 陈泉璧
鄱阳湖,古称彭蠡,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它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江西人民称它是富饶的三库(粮库、水库、鱼库)。
鄱阳湖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70公里,湖围为600公里。它连结江西五条河流(赣、抚、信、鄱、修),构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灌溉着江西境内的千里沃野。
江西省规划中的鄱阳湖经济区包括25个县市(面积39,000多平方公里)、1,338万亩耕地、1,172万人口。鄱阳湖地区在江西省的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鄱阳湖还是个天然的大水库,总蓄水量为289亿立方米,相当于洞庭湖的1.6倍、太湖的5.7倍、洪泽湖的11倍、巢湖的七八倍,它对长江中下游起着蓄洪、排洪和调洪的作用。包括江西五条河流的鄱阳湖水系每年注入长江的水量为1,458亿立方米,超过黄淮海三河入海水量的总和。鄱阳湖是江西省联结长江的水运枢纽,每年经由湖口运输的物资吞吐量达数百万吨。
但是,在较长时间内,由于在开发利用鄱阳湖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政策方面发生偏差,尤其是十年内乱中“左”的错误影响,给鄱阳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鄱阳湖面临问题之一,是围湖造田和湖面逐年缩小。鄱阳湖面号称800万亩,由于过去不恰当地提出“堵水要粮”和“围湖造田”,湖面已减少到500多万亩。据统计,从1954到1976年的22年中共围垦了将近200万亩,相当于湖面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湖面缩小,湖的蓄洪、排洪、调洪能力在降低。汛期泛滥成灾的威胁逐年增加。围湖造田也搅乱和破坏了鱼道,影响鱼类的繁殖。鄱阳湖鱼类都有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洄游规律。在大规模围湖造田以前,鄱阳湖南部原有31个鱼类产卵场和50万亩鱼类活动水面,现只剩下8个产卵场和14万亩活动水面。一些由大海洄游来的名贵鱼类,由于鱼道被阻,已不再进入鄱阳湖繁衍。另外,围湖也堵塞了湖中原有的航道,使航道不得不绕道而行或另辟航线,这就增加了航运的距离和运输成本。经过围垦筹建的国营农场,由于投资大,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达不到当年围湖造田时设想的水平。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是鄱阳湖地区面临的问题之二。鄱阳湖地区森林覆盖面积本来就不大,全区仅有林地面积986万亩,林地覆盖率16.8%,有些县仅1.4%。在十年动乱中,由于山林缺乏管理,滥伐林木的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由于湖区燃料问题未获解决,群众砍树作薪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增加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据统计,目前每年由江西五条河流流入鄱阳湖的流沙为2,124万吨,每年除由鄱阳湖注入长江的1,154万吨外,将有1,000万吨流沙沉淀在鄱阳湖底。据江西科研部门勘测,目前鄱阳湖湖床逐年的增高率为2.3毫米,按此速度递增,鄱阳湖将在若干年后,由目前的水网地带变成一个荒漠干旱之地。由于流沙冲积,解放初期在吴城地区原名“五百步”的一个沙丘,现在变成了一个“八星洲”。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鄱阳湖区的地力在逐年降低,这不得不影响滨湖地区农作物生产水平的提高。
鄱阳湖面临的问题之三是酷渔滥捕、鱼产下降。鄱阳湖是个天然大鱼库,渔业资源依靠自然繁殖,捕捞时应严格控制,捕大留小,注意幼鱼的保护。目前,湖区一些鱼场在捕捞时只注意目前利益,他们使用的鱼具网大孔小,捕捞时幼鱼一网打尽。据不久前在永修吉山、松门山一带鱼场的调查,抽查2,228斤鲜鱼,5两以下的鱼占92.3%,平均捕捞一斤成鱼要损失274尾小鱼。鲥鱼本是鄱阳湖中名贵鱼类,现几绝迹。江西人喜欢吃晒干的小鱼,施以辣子油煎,名之谓“锅巴煎”。药物灭螺和农药投放以及工业废水污染,也是影响鱼产的一大原因。据统计,江西全省每天要排出350万吨工业废水,其中291.54万吨要排入鄱阳湖。全省农药使用量也大,这些农药随雨水流入鄱阳湖,影响鱼类的生命。化学灭螺也导致鱼类大量的死亡。
草洲破坏、放牧困难、燃料紧张是鄱阳湖面临的问题之四。鄱阳湖中的草洲是间种农作物和放牧的好地方。这些草洲,在洪水期间,湮没在一片汪洋之中,枯水期间,露出水面,犹如漂浮在湖面的绿洲,人称“湖滩遍地草,草洲是个宝”。草洲在枯水期有八个月可用来间种晚稻、大麦、米麦和油菜等作物。草洲牧草繁茂,可供湖区农民放牧大牲畜之用,年可饲养大牲畜20万头。临冬季节,湖草干枯,农民可把它晒干充作燃料。湖草还可沤肥。草洲在鄱阳湖中原有300万亩,由于围垦,目前仅剩100余万亩。这就加重了湖区农民牧放、燃料和肥源等方面的困难。
鄱阳湖面临的问题之五是血吸虫病有回升的趋势。建国以来,中央和江西省对血防工作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病情基本被控制。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和监督,入湖人数增多,血吸虫病特别是急性病患者又有回升。据统计,1976年急性病患者为274人,1979年增至649人,1980年增至1,507人。四年内增加4倍多。江西省原有血吸虫病区34个县市,现全部消灭的达22个,所余的12个病区中,湖区占10个,这说明湖区的血防工作任务还是十分繁重。
江西省党政领导和科研部门,充分估价了鄱阳湖的经济价值和它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它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在四化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经过充分酝酿和反复研究,已经制订出了“鄱阳湖地区综合考察计划”,准备在考察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制订出综合开发和利用鄱阳湖的方案。他们认为,整治鄱阳湖的问题,已经是当务之急。他们提出整治鄱阳湖的方针是“统一领导,全面规划,综合开发,统筹兼顾,趋利避害,造福后代”。
现在,江西省已成立“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领导小组”,拨出250万元作为考察经费。“综合科学考察队”已成立,一百多个考察课题也已拟订。江西省党政领导同志认为,整治和开发鄱阳湖是一件关系到江西和全国的大事,任务特别繁重,不仅要依靠本省的科技人员,还要借助于全国各地的科技力量。他们希望得到中央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各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大力协助,热情欢迎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各种专门人才到江西来帮助整治和开发鄱阳湖。(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