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传播党的优良传统 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北京部队离休老干部发挥专长再立新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2
第4版()
专栏:

传播党的优良传统 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北京部队离休老干部发挥专长再立新功
本报讯 记者阎吾、叶旭林报道: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终身职业的共产党人在年老离休后如何再立新功?最近在北京部队召开的离休干部先进代表会上介绍的事迹和经验清楚地表明,他们在晚年生活中,开拓了一条为党为国家继续作贡献的宽广道路。
近几年来,北京部队已有6,000多名老干部退居第三线,这些离休干部都发挥自己的专长,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贡献。某军政治部原副主任董庆瑞进干休所后,到河北大学请求工作,担任了马列主义教研室党史教员。三年来,他风雨无阻,每天步行5里地到校教课。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他拜校内外30多人为师,攻读了大量政治历史书籍和党史资料,编写了120万字的讲义和教案;他与学生交朋友,针对青年的现实思想,把教学与政治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既讲授党史知识,又传播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他被师生员工评选为“为人师表的模范教师”。
这些离休干部自觉把培育新一代当作晚年的神圣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帮助他们增长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培养良好道德风尚。战争年代六次立功的老八路卢修民离休后,先后在包头、兖州等地30多所中小学担任少先队辅导员,给150多所学校作了革命传统报告,听众达25万多人;多次带领少先队员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和“学科学,争当红花少年”的活动,以模范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1980年他回到山东兖州老家定居后,把儿子结婚打家具用的木料制作桌凳,并买来一批文体器材、电视机和各类图书,办起了“少年活动之家”,组织200多名少年儿童开展“红领巾读书奖章”活动。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批青少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红花少年。一些沾染了打架、偷盗恶习的“小霸王”也养成了守纪律、爱学习的习惯,有的成了荣获团中央奖励的“全国读书积极分子”和县的精神文明标兵。包头市、内蒙古自治区、团中央、兖州县和山东省先后授予他“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先进少儿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称号。
许多离休干部不图名利,不贪享受,象一颗颗种子,走到哪里就把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主义风尚带到哪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后勤八分部老八路连金福离休两年间,在天津市一家街道工厂担任技术顾问和党支部书记,坚持骑自行车出勤600多天。他通过抓思想、传技术、改革企业管理,使原来的“老大难”单位变成了风气正、质量高的先进工厂,职工收入比过去增长近一倍。有关部门决定每月给他聘金140元,他婉言谢绝。工厂又给他每月60元奖金,他也坚持不要,说:“我能用自己的专长为四化作点贡献,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沧州市利农街过去是个秩序混乱的街道,在这里离休的人武部干部李润旺带头学雷锋,改造社会风气。他拣来大批砖头铺马路、修下水道,为13户居民盖起了厨房。群众选他担任街道调解委员会副主任,他组织居民开展“五好家庭”活动,深入各家各户宣传模范家庭事迹,登门为居民调解邻里、家庭纠纷,使这条街变成户户团结互助,人人相亲相爱的文明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